bianji@xiaoyuanyingyu.com
摘 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一直备受一线教师的关注。从塑造学生英语创造性思维的需求入手,初中英语教师要大胆革新教学策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举措,致力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品质的培养,促进教学走深走实。本文首先阐述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基本内涵,研判了推进这一工作的现实必要性,之后结合案例提出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启发与塑造策略。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初中英语教学;思维品质;应用能力;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林业兰,广西玉林市兴业县第三中学。
随着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以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为重点的教学工作正面临调整完善的契机。其中,着力培育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教学工作具有突出影响。为此,教师要革新教学思路,提升教学的一体化水平,促进学生在英语知识学习中形成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解构和探究能力。教师要通过教学策略的创新,不断提高教学渗透力,确保课堂教学与实践应用形成密切关联,在丰富学生知识体验的基础上突出教学的综合价值,为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内涵
创造性思维泛指思维的创造力、敏捷度、广度、深度和宽度等,在思维能力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如何启发、塑造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历来是教育工作者高度关注的课题。要着力提升学生思维的创造性,需通过教学手段和举措的变化,增强学生思维的开阔性、灵活度、流畅度,使之形成良好的想象力、联想能力、批判能力、发散能力及应用能力等。应该说,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涉及多重要素,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策略,真正让学生受益。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与创造性思维有密切关联。如,学生学习日常交际的口语技巧后,可以在不同场景下变换方式使用,增强英语口语熟练度,同时增强使用英语的自信和欲望。在实际运用英语开展交谈的过程中,学生会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认知能力,力求把自己所学的单词、句式、语法等充分加以运用。此时,学生处于思维极度活跃的状态,而语言表达就是思维外化的体现。因此,借助英语教学的定向培养和塑造,让学生从“学英语”向“说英语”转变,实际上就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张扬和应用过程。
总的来说,初中英语教学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及应用习惯,增强创造性思维具有特殊價值。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强化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启发、塑造和培育,为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推进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现实必要性
(一)创造性思维培养是英语教学多元化的本质要求
通过针对性的引导和塑造,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契合初中英语新课改要求的必要举措。新课改要求,教师应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和培养,让学生掌握英语认知、理解、应用和辨析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塑造和培养工作既有学术意义,也直接关乎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成败。
思维的流畅度、敏捷度是衡量学生是否具备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指标。教师采取有效教学举措对学生加以有益引导和驱动,强化这方面的训练,利于深化教学,让学生的思维流畅度、敏捷度得以提升。比如,在教授近似结构单词的记忆和理解方法时,针对“cold、told、hold、gold、sold”这样一组单词,教师可以首先安排学生多次阅读、反复揣摩并记忆每个单词的意思。然后就音标、单词结构进行分解说明,让学生深入理解这组单词的结构特点,对以“old”结尾的单词有深刻认知。在后续学习中,当学生们读到、看到以“old”结尾的单词时,自然可以快速推测出单词的含义。与之类似的方法还有类比法、归纳法、反证法等,其根本目的就是训练初中生的思维灵活度、敏捷度,确保学生在掌握单词意义的基础上提升思维发散能力和想象力,促进思维活动的外溢。
所以,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推进要求教师必须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并以此丰富教学手段和举措,提升教学的延续性,让学生由基础能力上升为进阶能力,切实提升学习水平。
(二)创造性思维培养利于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
随着初中英语新课改的深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愈发受到教师的关注。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可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学的稳步发展。因此,要进一步明确初中生英语思维品质培养的价值,从创造性思维入手,借助举措的更新、手段的丰富,为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积极条件。尤其是通过情境教学、互动教学、问题式教学等方法的运用,让学生针对英语学习中的知识要点和疑难点开展探究、展开想象,增强互动应用欲望和积极性,在英语学习中不断拓展思维、提高认知,逐步提升实践应用能力。
要通过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调动,增强课堂教学与生活化教学的联系,丰富学生的英语应用场景,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启发和塑造,为英语核心素养培育提供支撑。教师要充分发挥“指挥官”“引导者”功能,设计妙趣横生的教学策略,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信心和探究热情,营造开放和谐的课堂氛围,不断提升教学吸引力,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长在“润物细无声”中有序形成与提升,达成教学的最佳效果。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启发与塑造策略
(一)紧扣知识要点,塑造发散型思维
发散型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础,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内核。教师应帮助学生由基础的英语认知、理解入手,从基础能力的掌握入手,逐步形成思维发散意识,这将对教学产生积极影响,也将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要紧扣知识要点,以单词、句式、文本、语法、口语技巧等为依托,让学生通过课本中的知识点开展定向探究,形成思维的发散、扩张,在“立足课本—知识解析—思维升级”的过程中增强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同时,要着重训练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由一个知识点、一个疑难点形成多维度的想象、认识,进而产生更多的“奇思妙想”,在不断试错、不同探索的过程中丰富思维认知,掌握更多的英语技巧。教师要善于使用鼓励、激发、启示的方法,让学生大胆想象、独立思考,在知识要点基础上展开想象力“翅膀”,形成思维高效发散。
相关推荐
[何静]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
[钱利] 浅谈多媒体介入初中美术设计课程
[于杨] 高职高专课堂上的英语教学特点分析
[钟少军] 关于初中化学学习难点的突破策略的研究
[黄素梅]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卓丽钦] 初中英语新课导入环节案列解析及反思
[谢海荣] 浅析网络环境对初中汉语教学的影响
[陶慧敏] 关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于璟] 浅谈初中英语听说教学
[王亚风]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包玉荣] 谈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
[白玲玲] 如何使小学英语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胡艳丽 冀万勇] 初中物理课堂情境教学
[六十三] 初中体育教学方法
[肖敏] 初中历史教学的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