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摘 要:一般过去时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当前,对一般过去时的教学存在公式化教学的现象,即教师教学一般过去时时不注重学生自我摸索的过程,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以引导,不将实际场景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导致学生学习一般过去时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熟练程度差的问题。只有将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集中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法学习能力,从学生的兴趣、注意力方面引导和推进一般过去时语法的学习,真正提升学生的英语语法水平。
关键词:形式聚焦;初中英语;自我摸索;教学策略
一、引言
基于形式聚焦的初中英语一般过去时教学策略并不是一味地、毫无目的性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到一般过去时的学习中,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对一般过去时的应用场景产生兴趣后,激发学生对一般过去时实际运用场景的讨论,然后教师在适当时机引入词汇及语法结构,使学生在自我探索后逐步形成框架,从而更好地掌握一般过去时的用法。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共探讨两个问题:
1.形式聚焦教学对初中生理解一般过去时的语法知识有何影响?
2.形式聚焦教学对初中生学习一般过去时语法知识后的产出有何影响?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平定县城关中学60名初一学生,研究工具涉及两次测试。研究对象被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过程中,对照班采取全形式教学法,而实验班采取形式聚焦教学法。本研究通过前测、后测来收集数据。前后测试卷是为了检验学生的语法成绩是否得到提高和有无明显差异。为了防止练习效应,前后测试题难度相同,但内容项目不同。
(三)研究过程
1.以学生主动探索为主,教师引导学生为辅。通过学习一般过去时的语法知识,提升学生对语法学习的主动探索和讨论能力,这是学习语法的基础,具备主动探索的能力,对学生学习其他语法知识有重要的意义。
以学生的主动探索为主,提升学生对一般过去时语法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兴趣。教师提出学习内容,转而让学生自己发表意见,形成良好的讨论环境,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形成具有联想效应的知识积累。
课堂实践中,有的学生提出:在描述过去的事情时,会用到一般过去时。由此引发其他学生的谈论:“去年我买了一辆自行车……”此时,教师进行引导,引出本次学习的内容,说明一般过去时的构成,介绍含有be动词的一般过去时结构。
此时有学生提出疑问:这是be动词的一般过去时结构,那其他实义动词怎么办呢?这其实就是教师采用形式聚焦教学引发的积极效应。在教师的良性引导下,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引发了谈论。此时只需给学生引入实义动词的一般过去时用法即可。
此时,对动词过去式的构成进行描述,对动词过去式变化规则进行说明。学生既享受了语法学习的过程,又学到了应学的知识,这就是形式聚焦教学带来的学习效果,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學习语法的能力。
2.教师设置语境,学生被带入语境中。学生能否在日常交谈中熟练掌握和运用一般过去时的语法知识,是评判语法学习效果的一大指标。
上一过程中,学生对一般过去时的语法知识已有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教师应设置语境,进一步聚焦学生注意力,抓住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兴趣高涨期。语法知识不仅仅运用在试卷上,更加重要的是应用在实际场景的沟通和交流中。在语境交流中,学生对所学语法知识的认知进一步加深,在轻松的交流环境下,形成对一般过去时语法知识的联想记忆。
3.学生总结为主,教师补充为辅。进行语境学习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总结,使学生回想和巩固基于形式聚焦的语法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进行语法学习的能力,反推回课本学习,多情景、多角度地理解课本中的一般过去时场景,由学生优先总结一般过去时知识点,教师进行补充,避免遗漏重要知识点。
(四)测量工具
本实验历时5周,实验前1周进行前测,确认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实验后1周,被试参加1次测试。两份测试卷的测试项目均与一般过去时态有关,且前后测项目一致,其中第一部分主要考查被试对一般过去时态语法知识的理解能力,有20道单项选择题、10道选词填空题,共计40分。第二部分主要考查被试对一般过去时态的产出能力,有5道翻译题和1道写作题,共计40分。试卷均由同一位教师评阅,以确保评判的一致性。
三、结果与讨论
(一)形式聚焦教学对初中生理解一般过去时语法知识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对照组的前测成绩中,,10-20分的有23人,占对照组总人数的76.7%;21-28分的有7人,占对照组总数的23.3%。实验组前测成绩中,10-20分的有21人,占实验组总人数的70%,21-28分的有9人,占实验组总人数的30%。对照组与实验组各分数段所占比例相近,均无得分超过29分的学生。
通过对比表1和表2中对照组的数据发现,对照组前测成绩在10-20分的学生占比达到76.7%,而后测中没有成绩在10-20分的学生;后测成绩在21-28分的学生占比达到46.7%,在29-35分的学生占比为46.7%,在36-38分的学生有2人。
通过对比表1和表2的实验组的数据发现,实验组70%的学生前测成绩在10-20分,后测中没有成绩在10-20的学生; 30%的学生前测成绩在21-28分,后测成绩在21-28分的学生占比为6.7%;后测成绩在29-35分的学生占比为53.3%;后测成绩在36-38分的有9人,占比为30%,39-40分的有3人,占比为10%。
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无论是全形式教学还是形式聚焦教学都可以提高学生对一般过去时语法知识的理解能力,但形式聚焦教学的效果更好。
相关推荐
[李岩] 基于现代统计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陈小娟] 基于一体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刘滨] 基于性别角色的社会工作硕士新生专业学习动机调查
[陈琼妹] 基于网络环境的期刊工作中期刊评价创新的影响及启示分
[蓝敬瑶] 基于新时期汉语文学理念的时代化特点研究
[曾凡菊 谭永前] 基于Multisim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王鹏] 基于培训有效性的企业员工培训问题与对策探讨
[石亚鹏 李元 樊] 基于52单片机的语音定时提示器制作
[任立飞 穆绍帅 ] 基于FEO算法的平面度误差评定
[范耘] 基于知识型馆员的虚拟团队模型
[张兰] 基于社会化媒体的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
[李文丽] 工程造价专业“基于工程实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沈维明] 基于政府采购下的图书采访新模式探讨
[周献策] 新媒体背景下基于管理科学视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探析
[孙杰] 基于SWOT分析的义乌市乡村旅游发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