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011 点击:

  摘 要:本文对一节高中英语听力理解课中学生通过三个教学环节获取英语口头语篇信息作为语料进行深入研究。从数据可见,学生获取英语口头语篇事实性信息比例较高,,表明他们获取此类信息比较容易。然而学生通过听概括出来的信息比例相对较少,说明他们概括语篇信息相对比较困难。本文深入分析了造成如此结果的原因,对课堂上三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进行了反思。笔者认为,今后教师应该进一步调整教学环节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在听口头语篇信息的过程中概括相关信息,促进学生内化英语语言。
  关键词:语篇;概括;事实性信息
  作者简介:侯万忠,北京人,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中学英语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师教育、语言学习、应用语言学。
  一、研究背景
  学生获取的语言信息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直接体现和语料证据,在英语课堂上,学生能否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或者达到什么程度,就需要教师关注反映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语料,及时反思,以进一步调整教学,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
  北京高考英語试卷包含英语听力理解部分已经持续多年,而且2021年在考查听力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英语“说”的能力考查,说明“听” “说”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学生能够“听”懂口头语篇是学生能够 “说”的重要基础。本文旨在研究教师应该如何在英语课堂上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获取口头语篇要义和概括其中的观点和事实。
  二、研究问题
  本研究涉及以下四个研究问题:
  1.学生在三个不同教学环节,获取的英语口头语篇信息有哪些?
  2.学生在三个不同教学环节,获取英语口头语篇信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学生分别从同伴和教师那里获取英语口头语篇信息有多少?
  4.学生所获取英语口头语篇信息对教师今后进一步提高学生获取英语口头语篇信息效果的启示有哪些?
  三、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
  (一)对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口头语篇内容的介绍
  本节课所用口头语篇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英语教材选修6第16单元第2课“Name Stories”的材料。其主要内容是关于一个中国女孩名字背后的故事,这个女孩介绍了她名字的由来、意义和她对自己名字的态度;语篇的深层含义是作者通过解释说明这个女孩名字的意思和来历,讲述了父母对她人生的殷切期盼,既能健康、强壮成长,又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并要为家乡作贡献,从而表现其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语篇的文体特征是作者使用生活化口语叙述这个女孩名字的由来,表达自然、地道、逻辑清晰、意义深刻,从中国汉字的“音”和“形”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个女孩名字的意义和对她美好人生的预先显示,富有中国语言文化内涵与特色。
  (二)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获取关于这个中国女孩名字的由来、意义和她对自己名字态度的信息。
  2.学生能够使用英语概括出作者讲述这个女孩名字故事的不同角度。
  3.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为了让全体学生第一次听口头语篇后写出所获取的要义,教师提供两个问题要求学生来回答:Who is the speaker? What is the speaker talking about?
  第二个环节:教师让全体学生第二次听口头语篇后记录尽可能多的信息。(Listen again to catch as much information as possible. Note down some points if necessary.)听完语篇后,学生之间相互核对各自所获取的信息。
  第三个环节:教师给学生发放表格,让学生第三次听口头语篇后填写表中横线上所缺少的信息。该表格左侧列中横线上学生应该填写听后抽象概括出来的信息,表格右侧列中横线上应该填写学生听后获取的主要细节信息。
  (三)研究对象
  学生为某中学高二年级某班的学生,共计30人,通过测试,我们得知学生获取语篇的大意和主要事实较多,但是学生对于口头语篇材料的概括能力相对较弱。测试只能表明学生在一个学段内学习的实际水平,对教学的改进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并不能直接显示出教师在课堂教学实际操作环节的状态,更不能反映出学生在英语听力学习过程中获取英语口头语篇信息的更多实际情况。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学生听口头语篇后所获取的信息,来判断学生的理解性技能情况。这样可进一步研究了学生,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改进也会有更多的启示。
  (四)收集数据的方法
  利用文本分析法,即在每个教学环节,学生需要用不同颜色的笔将他们所获取信息填入表格中,以便研究者分析学生在不同环节获取英语口头信息的情况。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对学生第一次听口头语篇后所获取信息的分析
  30名学生均在一定程度上获取了所听口头语篇的信息,并填写在学生学案的表格中。通过分析学生听后所记录信息,研究者将他们获取的信息分为三类:直接型、 理解型和不理解型。研究著作如下具体分析:
  1.学生在第一个环节获取了英语口头语篇中的哪些信息?在第一个环节,学生听了一遍英语口头语篇,获得了该语篇的要义。通过学生所记录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出,6%的学生对语篇的要义能够基本理解,38%的学生不能理解口头语篇要义。这说明学生在第一次听口头语篇时,主要获取的是事实性信息(直接型信息),获取到这类信息的学生占比较高,为56%。
  2.学生在第一个环节中获取英语口头语篇信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学生所记录的信息可以分为三类,分别为直接型信息、理解型信息和不理型信息。直接型信息是学生通过听语篇和语篇题目来判断语篇的要义,并记录下来,记录文字直接使用了他们所听口头语篇题目的词汇。理解型信息是学生听语篇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语篇的要义。从学生记录的这两类信息可以看出,这些学生理解了该口头语篇的要义。不理型信息是学生通过听只记录了一些毫无关联的词汇,说明这些学生根本不理解所听口头语篇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