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 字数:7397 点击:
  摘 要:针对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作业设计中形式去情境化、目标脱离学段、设计缺乏创意、“教学评”缺乏一致性等情况,文章立足“双减”背景,通过“诗配画”作业设计,关注教学对象的基础、学习目标的进阶、评价方式的多样、评价主体的多元,制订不同学段“诗配画”的作业目标,设计“诗配画”分层作业单,制订不同学段的“诗配画”作业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对诗句中的情境展开联想,将抽象文字转换成具体画面,实现古诗词教学与美育的融合,有效落实核心素养培养。
  关键词:“诗配画”作业设计;核心素养;跨学科融合;美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35-0041-0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资源。
  小学古诗词教学应当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和优化作业设计,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语文教学要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综合素养培育为主”转变。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语文古诗词作业的设计也要从“复习巩固知识为主”转向“理解欣赏积累知识为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相得益彰,是诗画结合的最高形式,也是诗画相配的终极追求。“诗配画”作业能充分发挥小学语文学科融通的优势,使作业形式更丰富,更有特色,有利于对学生落实核心素养培养。
  一、 研究背景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从一年级便有古诗,古诗词学习贯穿小学阶段。每学年篇目逐渐增加,由“入选统编教材”和“补充篇目”两部分组成,体现在两个板块:一是课文;二是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表1)所选篇目随学段升高而增加,可见统编版教材对古诗词教学的重视,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不仅是理解和积累,还是引导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建立文化自信的过程。古诗词的内容有对大自然的描写,有对四季景色的描写,有对田园生活的描写……在很多的古诗词中,融情于景是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相得益彰。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现有的学习模式单一固化,作业模式传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古诗词作业形式去情境化
  古诗词作业模式,不管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都偏重于死记硬背。从背景、生平,到词义、诗意,再到朗读、背诵、默写,其过程都侧重于识记,“读背抄”的作业去情境化,“形象思维”的训练力度不够,学生没能感悟诗中的诗情画意、风花雪月之美,对古诗的理解也仅限于识记,而不能抒怀,更做不到在写作和语言环境中灵活运用,出现机械记忆情况。
  (二)古诗词作业目标脱离学段
  每学段均有古诗,每篇古诗都紧扣学段语文要素、核心素养进行编排,但每学段古诗词作业的内容大同小异,并没太大区别,作业设计的学段目标不明确。以小学低年级古诗词作业设计为例,老师要结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把诗和画配合起来,增强学生的理解,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和运用,更好地把学生引入古诗的美好意境,帮助他们打开学习古诗词的正确方式。
  (三)古诗词作业设计缺乏创意
  受传统作业模式的禁锢和“经验式”思维的影响,许多老师对古诗词作业的设计缺乏创新意识,大部分的作业内容为“默写诗文、识记诗意、感悟诗情、想象画面”等四方面,重识记轻想象,重应试轻素养,没能巧妙地进行学科融合,没能把古诗词作业和美育有机结合。程序化作业模式脱离审美感悟,偏离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不仅难以对学生落实美育,还不利于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古诗词作业“教学评”缺乏一致性
  “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一个主要变化。过往的古诗词教学,缺乏对学习任务的设计,没有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供学习支架,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古诗词教学,应紧扣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面对古诗词学习的各种问题,以此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积极创设有利于古诗词学习的真实的任务情境,借助学习评价量规,助推“教—学—评”一致性目标的实现。
  二、 小学语文“诗配画”作业设计的关注点
  把“诗配画”运用到小学语文古诗词作业中,学生为诗配画,既能减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负担,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在配画的过程中走进诗歌意境,形成独特的理解与感受,产生自我“生发性审美”。
  (一)教学对象的基础
  年段不一样,诗配画的作业目标也不同。对小学第一学段学生而言,因其年纪较小,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有限,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对小学第二学段的学生而言,想象力极为丰富,正是激发和培养想象力的重要阶段;对小学第三学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思维活跃,是培养“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的黄金时期。诗配画作业设计要结合学生的年龄、认知能力等特点,落实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有可操作性和發展性,要体现作业设计的特色与创意。
  (二)学习目标的进阶
  作业是老师检查学习结果的方式,也应该是师生学习过程中一种有温度的学习交流。相同的年段,相同的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绘画水平也有不同。诗配画作业设计应立足班级学生的实际,充分体现语文学科和美育融合的理念,按照“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创作”的层次,循序渐进。利用课前预习作画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古诗;通过课堂师生共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借助插图、板书等形式将古诗词的内容形成画面;利用课后补充创作,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由浅入深,由扶到放,自主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