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 字数:7039 点击:
  课题项目:本项目建设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地理多元学习活动的案例研究》(课题编号:D2020/02/31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张大春(1977~),男,汉族,江苏响水人,江苏省响水中学,研究方向:学校管理和数学教学;
  于从明(1967~),男,汉族,江苏响水人,江苏省响水中学,研究方向:中学地理教育教学。
  摘  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与使用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建设的重要举措。文章结合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和优秀人才培养,以本校高中课程基地建设为载体和契机,从创新教学环境、课程体系、课程资源、学习模式和人才培养等角度,科学开展高中地理课程基地的项目化建设活动,为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地理课程基地建设提供有效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基地建设;项目化;思路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41-0116-05
  按照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要求:“重点关注‘双减’背景下教学变革实践、课程基地建设促进课程教学改革、基于标准的课程建设与实施、人工智能支持下的教育变革、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建构。”本校在原有地理实验装备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125”课堂教学模式改革(1个理念:深度挖掘师生潜能;2个关键:学思与融通;5个环节:预学反馈、讨论释疑、成果展示、师生点评、检测反思),从深度学习的视角开展了为期三年的高中地理课程基地的项目化建设。
  一、高中地理课程基地项目化建设的时代背景、目标和基本原则
  当今世界教育教学改革是新时代对“未来人才形象”和“新时代学习”的科学描绘,是“核心素养”的国家层面要求在学校的落地生根,是各地学校推动课程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举措,由此催生了一股学科课程基地建设的“热流”。
  新时代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新技术、新课改对传统教学方式发出挑战,时代呼唤新的情境教学、新型研究性学习、新形式的实践教学,建设地理课程基地正是积极推进教学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
  受“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加上对实践活动的安全和管理问题的顾虑,一直以来,高中地理教学活动都是在教室中开展的。这样单一的教学方式和情境很难“施展”地理学科的特质,也无法充分激发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当前很多学校地理学习过程仍然停留在“温室种花”和“纸上谈兵”状态,地理学习与实验、实践相脱节,地理实验室成为“摆设”,地理实践成为“奢望”,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成为空头理论和口号,地理学习过程浮于浅表,地理实践教学研究难以深入开展。
  信息化技术催生学习方式的不断变化,线上线下的智能化学习应运而生,且发展非常迅速,同时地理实验、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探索智能化学习的深度和维度,提升新时期学生学习的创新性、系统性和实效性,是时代赋予课程基地的新使命。
  本项目研究的总目标是通过创新建设课程基地,落实立德树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课程开发和学科人才培养。具体有:第一,基于创新教学环境的教学思想,建设课程基地,开发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总结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策略和方法;第二,以课程基地建设和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为切入点,开展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总结基于课程基地建设与使用的地理新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的策略和方法。
  本项目建设以创设深度多元化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高中地理课程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力为主线,以提高学科素养为目标。通过师生创新实践,演示、验证、探究、巩固和拓展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打造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学平台。
  二、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地理课程基地项目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本项目实施之初,领导小组就研究制定了高中地理课程基地建设的三个基础目标:首先,实现从传统的“看、听、想”式教学,向情境体验教学转变,激发学生学习求知欲和教师创新教学意识,挖掘师生的创新潜能;其次,利用地理课程基地的多项功能,开发可行的校本课程资源,配合“125”打造地理课堂实物体验和电子体验教学模型,完善和深化本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最后,共享课程基地资源,发挥地理课程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引领区域地理教学发展。依据目标要求,重点按照以下五个方面建设思路展开项目化建设过程。
  (一)创建特色鲜明的地理教学环境
  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是打造学科特色、构建新课程体系和模式的载体,高中地理学科课程基地是展现地理学科思想,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培育优秀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其特色既體现在教学硬环境上,如地理综合实验室、地理气象园、中学天文馆、地理模型展示馆、地理教具制作室、学科综合实践基地等;也体现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能力等软环境上。
  按照整体规划和设计,营造了各具特色的六个中心场域——地理数字化教学和电子演示中心、地理实验中心、地理创新制作中心、地理装备中心、地理课外实践中心(地理科技园和校外实践基地)、地理教师创新发展中心,将来还将引进地理GIS和BDS实验中心。课程基地建设了专门的地理装备中心,比较系统地布局区域地理、天文、地质地貌、大气、水文、生物及城市、工农业、交通、商业、旅游等单元的教学装备。特别重视与地理核心知识学习和关键能力培养相关的、新型的、多功能的设备和器材的引进。如:设计天象星空演示穹顶或数字星球系统、多媒体球幕演示系统、八大行星演示系统、太阳视运动模拟器、大气环流演示系统、水循环和洋流、潮汐演示系统、岩石圈物质循环和风浪流水侵蚀演示系统、中国和世界立体地形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