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琼 字数:6834 点击:

幼儿园建构区是孩子最喜爱的区域游戏之一,在建构过程中体现着它独特的教育价值。它可以让孩子真实地感知不同的材料与重量、大小的关系,丰富孩子对形状颜色的认识,让他们感知物体间的倍数、分合关系,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发挥想象,不断地尝试,培养大胆创造的能力,同时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习分享与合作,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真正实现幼儿个性和谐全面发展,是幼儿眼中的“真游戏”。我们需走进儿童的建构世界,站在儿童的立场,支持与引导幼儿丰富游戏内容,提升幼儿的游戏经验和水平,让幼儿真正成为建构区的主人,让建构游戏充满愉悦感和自主精神。

一、读懂儿童——从幼儿的视角认识和了解建构游戏,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建构需要

“教育是为了儿童的,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基于这样的儿童立场,我们需发现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兴趣经验和发展阶段,读懂他们的需要,才能为他们搭建学习的支架,引领其主动、快乐地发展。

(一)认识儿童建构水平发展的不同阶段

阶段一:孩子了解积木的重量、大小、一次可以拿几块等。通过不停试验,幼儿渐渐知道了积木的特性。

阶段二:孩子会一块块垒起来,研究不同的垒法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或地上排一条长积木后,建构马路的形态。

阶段三:逐渐从玩积木中累积的经验来扩展他们的建构技巧。如搭围墙,围起来圈养动物,玩表演游戏。有初步的对称形式美。

阶段四:能灵活地组织,运用大小和形状不一的积木,搭建出精巧的物体,有艺术性的,更为复杂的东西。

总之,教师可以根据搜集来的资讯,决定孩子在哪个阶段,规划要提供什么样的经验给幼儿,怎样协助他们迈向下一个阶段。

(二)将建构活动与指南和课程作链接,挖掘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建构的关键经验

建构活动有它独特的教育价值,我们挖掘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建构的关键经验,有效地指引其开展活动。以小班社会领域为例:

二、理解儿童——创设适宜的支持性环境,追随幼儿的兴趣,成为游戏的主人

(一)扎实打地基——从环境、主题、规则入手,鼓励幼儿为建构作好充分的准备

1.我们的环境,需根据幼儿心理需求和能力发展创设建构游戏环境

瑞吉欧的《让环境说话》中提到:幼儿园不能有一处无用的空间,环境应跟着幼儿对话,应跟着幼儿的需要变化。⑴做有童味的环境,满足幼儿的归属感。就是充分挖掘儿童内在需要,从外在环境中充分表达出儿童味道的环境。选择幼儿喜欢的图案,结合幼儿园的文化对其进行美化,给人以美感;可提供满足幼儿建构需要的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木制积木,作为建构的主要材料;另外还要添加生活中随处可见、绿色环保的纸盒、纸杯、瓶罐,且数量可多些,满足孩子创意建构的需要。⑵做有童趣的环境,激发幼儿兴趣。可以提供充满情境、创意组合的帐篷树木;孩子们制作的飞机、栅栏等辅助物品,引发他们生发建构主题。⑶做有童心的环境,促进幼儿自主创造。我们与孩子一起为每种材料作好相应的标记,以便他们取放,在空白的墙壁上展示作品的照片,可以边搭建边欣赏。

2.我们的主题,需追随幼儿兴趣需要、发展水平和相关资源规划游戏主题

环境创设好了,建构的主题的产生也与他们的经验和能力水平密切相关。在中大班,一般会进行一个口头的调查和讨论,根据大部分孩子的兴趣选择合适的主题。⑴来源于幼儿的兴趣。只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活动,游戏才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快乐。在主题建构活动《立交桥》中,从立交桥的设计到人员的选择和分工,幼儿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着、创造着,在不以完成任务为目的的游戏氛围下,将自己的想象和现实不断地进行融合,最后留下来的就是他们认为最“有趣”的建筑。⑵来源于课程资源。在主题《我爱我家》的课程活动中,孩子们需要认识自己所在社区、社区中的标志性建筑、自己所在幼儿园到家的路程等,孩子们咨询了家长和社区工作人员,找来了地图和可替代的材料,一边商量一边建构出自己居住的社区。⑶来源于本土资源的利用。在主题活动《垂虹塔》中,教师在活动前带幼儿一起去垂虹景区看一看,在感受过垂虹塔的真型和结构后,回到建构区,打造孩子们眼中的垂虹塔。不仅能让幼儿了解地方特色的建筑,也能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怀。

3.我们的约定,从孩子中来,到孩子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