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名君 字数:4533 点击:

【摘要】初中体育教学除了体育技能教学以外,还要担负起育人的职责。然而就初中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在五育背景下,强调体育要与德育进行融合的理念,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需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五育;初中体育;德育

体育从属于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我国的教育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应该遵循国家“立德树人”的总体育人目标。初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刻,体育学科更应该结合本学科的特点,从体育课堂教学层面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总目标,挖掘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培养身强体健、积极向上、品德高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体育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体育交流的过程中,体育技能的表现可以很好地反映我国体育实践的发展过程,体育竞赛可以反映我国的体育实力。然而,初中生的体育素质不能仅仅通过体育技能的质量来体现,在交流体育文化时,应注意体育运动和行为的普及,并应在体育竞赛中引入良好的素质。道德教育对初中生的成长非常重要。长期的道德教育促进初中生勤奋和持久精神品质的形成,因此,需要将其纳入日常体育教育中。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意识有待提升

部分初中体育教师在育人方面存在内在动力不足,教学理论更新不及时,在教学研究方面不够积极主动,对于德育的作用和内涵的理解不够充分,在教学目标当中不能够主动地将德育目标融入其中等问题。加上出于对学生安全方面的考虑,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所采用的免伤害保护措施过于极端,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要求过于简单,在教学当中无法将学生的意志品质充分激发出来,对于学生的课堂纪律和运动表现过于看重,从而忽视了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融入。

(二)教学形式单一

体育教师在融入德育教育的时候存在教学形式单一的情况,尽管这些传统的方式也有一定的效果,同时与德育在体育教学当中的融入规律也相符,然而却与其他德育内容的构建规律不匹配,例如规则意识、协作意识等效果一般,同时还有一个十分明显的问题就是形式过于单一,长期如此就会降低初中生的兴趣,使其产生厌烦情绪,进而造成体育教学效果不佳,德育效果也得不到提升。

(三)对学生学习评价结果不够全面

课堂教学当中,部分初中体育教师由于受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的影响较大,依然存在重技术、轻情意的教学思想,在体育锻炼当中对于学生体育专业技能的掌握过于看重,以至于忽略了初中生在思想道德品质以及情感方面的发展。

三、初中体育课程德育渗透教学的对策

(一)提高体育教师的德育意识

体育教师要加强德育意识,充分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价值,将其与体育教学相融合,在给学生讲解体育知识及技能时,重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体育教师需要加强在德育方面的学习和培训,进而使自身德育意识和综合教育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可以通过对其他学校或者是地区的体育优秀教师教学过程的观摩和学习,对其科学先进的教育方法和理念进行借鉴和参考。开拓教育思想,,对教育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将自身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效果提升上来。另外,还可以通过体育教学比赛的方式,重视教师典型示范和榜样塑造,促使体育教师做到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二)丰富体育团体活动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行为,有必要在体育集体活动中引入德育。在体育教育中有大量的群体活动,这为德育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体育教学和训练短跑时,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接力赛。接力赛前,体育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间比赛,以形成小组内合作和小组间竞争的意识。比赛前,教师应根据比赛规则向学生介绍道德教育,使学生了解小组成员是一个小组,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必须相互信任,这样学生才能形成一个小组。保持冷静,以平常心面对竞争。教师应根据实际问题展开个性化德育教育,加强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合作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关心他人、热爱集体的良好道德素质。体育教师应在体育团队活动中及时发现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问题,及时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积极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

(三)完善德育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