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润坚 字数:6250 点击:

[摘要]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版)中明确指出:化学观念是化学概念、原理和规律的提炼与升华,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其中,微粒观是初中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本文主要探索在新课标理念下,如何通过创设情境、运用模型、实验分析三个教学策略的实施,帮助学生构建微粒观。通过实践表明,这三个教学策略对学生微粒观的构建有明显帮助。

[关键词]新课标;化学观念;微粒观;教学策略

前  言

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版)中明确指出:化学观念主要包括: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具有多样性,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物质性质决定用途;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其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且伴随着能量变化,并遵循一定的规律;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物质转化等等。通过以上“新课标”中有关化学观念的表述,可归纳出初中化学的基本观念包括元素观、分类观、微粒观、守恒观、变化观等。

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绪言中是这样介绍化学学科的: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这里明确提出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可见,微粒观是初中化学观念中最核心的观念之一,但由于分子、原子对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探索帮助学生构建微粒观的有效教学策略就显得非常必要。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共同探讨帮助初中学生构建微粒观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构建微粒观的教学策略

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中,学生从第三单元课题1开始接触物质的微观世界。教材中以经过花圃闻到花香、湿衣服晾干、糖块溶解在水中消失等生活情境引入这个课题的学习,非常贴合我们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用好这些情境,帮助学生逐渐进入微观世界。同时,可以发挥教师的智慧,多创设有探究性的情境,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最重要的一环: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这个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理解这个相对抽象的知识点,逐步构建微粒观。

在本课题的实际教学中,除了选用教材中的生活情境外,笔者还会创设两个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第一个情境:出示50毫升酒精和50毫升的水,让学生猜猜混合在一起等于多少毫升?然后请学生上台完成这个实验。结果当然是少于100毫升,此时学生就会引起思维的碰撞,为什么50毫升加50毫升不是等于100毫升?此时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学习本课题的内容,引导他们从微观的角度去解释这个宏观现象。接着,选用教材中的“品红扩散”和“氨水扩散”等实验和学生一起探讨分子(原子)的性质。

完成教材内容的教学后,笔者会创设第二个情境:用一个针筒插在一块橡皮中,请学生上台尝试把针筒的活塞压下去。结果发现需要比较大的力气才能压下去,而且松手后活塞会反弹。此时,引导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来解释这个现象。学生很快就能回答原因是分子之间有间隔。但笔者的目标不止于此,还要继续提问,如果压力足够大,针筒中的空气会怎么样?此时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当气体中的分子间隔不断缩小,就会由气态变成液态,甚至固态。从而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物理学中物质的三态变化,帮助学生构建微粒观,逐渐懂得从微观的视角去解释宏观的现象。

可见,教师发挥自己的智慧,创设合理的情境,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初中化学中抽象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尤其在微粒观构建的过程中比较有效。

二、通过运用模型帮助学生构建微粒观的教学策略

除了创设情境外,通过运用模型的教学策略,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微粒观。例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0页第二段内容,介绍了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微观过程。由于此时学生对分子和原子的了解还不多,这两种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发生了什么变化也是不清晰的。如果只看这段文字的表述,是比较难理解的。此时,我们就可以通过运用模型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微观过程。

在教学这个内容的时候,可以出示过氧化氢分子的模型、水分子的模型、氧分子的模型,因为学生通过课题1第一课时的学习,已经了解了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首先让学生回忆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三种物质分别由什么微粒构成。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过氧化氢分子如何变成水分子和氧分子。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学生面对看得见、摸得着的分子(原子)模型形象具体,,有利于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同时,有利于对分子和原子概念的理解,并逐步形成微粒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