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洪琴 字数:4884 点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观念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群阅读,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提出,也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整本书阅读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自主阅读能力,学会独立完成阅读任务,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如何通过经典阅读素材的阅读教学,开展整本书阅读,提高学生整体阅读感受和阅读技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每个教师应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

2022新课标的学习任务群要求包括整本书阅读研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读等,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时,需要为学生选择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的课外阅读素材,这样才能发挥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效用。《论语》作为学生的必读经典,流传千年,不仅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还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但目前高中经典阅读的主要特征是:学生学习它的内容通常是节选式的,并不完整;教师片段、篇章、节选式的阅读教学,也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和主要内容。而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整本书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更加了解经典文章,从整体和宏观上鉴赏和品析经典文章跨越千年仍不褪色的思想内涵和经典内容,让学生爱上经典,学会欣赏经典,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下面以阅读《论语》整本书为例,谈一下如何利用整本书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一、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整本书的梳理

整本书阅读指的是把一整本书作为阅读对象,关注整本书的内容和结构,进行整体性阅读。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强化这些语文素质的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延伸学生的思维,迎合高中语文四大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要求,增加学生的阅读视角。而整本书阅读势必会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因此,运用辅助工具思维导图对整本书的模块、结构、篇章、思想、主题等方面进行梳理,为学生搭建起阅读框架,更好地进行阅读和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梳理书的内容主干、思路和重点、结构和思想。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在宏观上把握整本书的特征。

例如在《论语》的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根据目录、大纲、主题等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搭建起阅读和学习的框架。例如采用分类纵横阅读的策略,绘制思维导图,从读孔子其“人”切入,以孔子的成长为经纵读《论语》,探究孔子的成长历程,力求让学生从学习者、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等多种维度认识理解孔子形象,同时补充大量的相关素材,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作为学生走近孔子及准确解读《论语》的支架,以助力学生快速进入经典情境。在此基础上,以孔子思想为纬横读《论语》,梳理整合孔子的“仁”“义”“礼”等重要思想观念,帮助学生处理文本中大量复杂的信息,帮助学生梳理整合书中呈现出的脉络结构,力求让学生对孔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温情与敬意”,再去静心探讨零章断句的内涵,从而对《论语》整本书的内容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二、通读、研读、鉴赏、评析、模仿、写作,进行完整的阅读

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应该带领学生完成完整的阅读过程。先通读一遍,对整本书的内容进行梳理。在对书中主干都基本了解的情况下,仔细研读,进一步理解书中的主题思想、篇章设计、内容精华、表达情感等方面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彻底的分析。在进行研读之后,学生对整本书的内容已经能做到了然于胸,有着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新一轮的阅读,重点放在鉴赏和评析上,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让学生在阅读的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经验,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喜好,做到变书中知识为自己的理解,从而真正掌握整本书的内容精华,将知识变成自己的储备和经验。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进行随文练笔,进行模仿和写作,提高学生随文练笔的能力和写作能力,加深学生对经典阅读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论语》的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在通读的基础上,梳理框架和主干,设置一层阅读目标,以学习小组研修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对整本书的内容进行朗诵阅读,用较快的速度完成第一轮的阅读理解。这一过程不需要学生有多么深入的理解,只需扫清阅读障碍,能够顺利地读顺利地读下来即可。教师要将重点放在下一轮的研读上,研读是阅读的重要环节,是整个阅读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关系着学生对整本书内容的理解和主题表达的感受。在这一轮阅读中,要着重理解论语中蕴含的思想和主题。

三、设立目标,逐步深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