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露 字数:2568 点击:

【摘要】生物课程中,学生需要在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想保障生物课程育人价值的充分发挥,就要探索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有效路径,使学生能够在问题情境中,完成生物知识的内化吸收与迁移应用。基于此,本文将积极探索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路径,以期为相关生物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高中;生物教学

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对“灌输式”“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依赖性较强,对生物课程特征与探究性教学的内在联系认识并不充分,未能够在主体性、开放性、适应性、交互性原则的引导下进行生物教学的优化设计,学生主体性缺失、教学资源局限、互动形式化、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依旧存在生物课程教学中,影响了生物课程育人价值的发挥。

一、设置具体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质疑

教师在组织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应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进行课堂导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质疑,切实在具体、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激活学生的探究动能,为探究式教学的高效开展奠定氛围基础[1]。在设置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立足学生实际,利用多媒体技术、生活化故事讲述、生物探究实验等形式引导学生构建生物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升学生问题探究的主动性,切实构建良好的探究氛围。以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的教学为例,本课旨在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帮助学生建立生命的物质能量观,但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相对抽象,单凭平铺直叙学生理解容易浮于表面。因此,教师就要利用多媒体音视频播放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激活学生的探究动能,使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学习构建模型,让学生通过物质观与能量观的综合应用初步建立光合作用的概念,切实保障探究性学习成效。

二、设计探究性问题,激活学生多元思维

问题具有引领与激励作用,教师要想保障探究性学习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就要立足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认知、意志品质等进行探究性问题的设计,使学生能够在由易至难、由浅入深问题链的引导下进入深度学习状态,保障探究性学习的应用成效,有效激活学生的多元思维,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得到思维品质的提升。以“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课旨在使学生在高倍显微镜的有效应用中,了解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教师在设计探究性问题的过程中,要围绕“大肠杆菌与动物细胞的区别”“大肠杆菌与蓝细菌结构的区别与联系”等问题进行观察任务的设计,使学生围绕“他们的结构有何不同”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能够应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生物问题进行认识与解决,让学生在归纳概括的过程中认识不同类型细胞之间的差异,让学生在高倍显微镜应用的过程中逐渐深化课程知识理解,切实保障生物课程教学成效[2]。

三、组建探究学习小组,创新探究学习模式

教师要想保障探究性学习的应用成效,就要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构建探究性学习小组,使学生能够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与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得到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时,教师也要基于小组探究进行情境式、任务式、启发式、混合式等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提升生物教学成效。以“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一课的探究性学习为例,本课旨在帮助学生认识遗传物质是如何在生物体上起作用的,并为学生理解变异的本质打好基础。高一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与迁移应用能力,但是在探究方法应用、探究结论生成上依旧有一定不足。因此,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认知、意志品质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探究性学习小组的组建,让学生能够以小组探究的形式对问题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索,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进行问题探究,切实在自主与合作学习中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进行知识的灵活与综合应用,让学生在理性、严谨思考中进行有效探究,保障探究性学习成效。

四、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构建多元评价模式

教学评价是生物课程教学的“指挥棒”。教师在组织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推动“教——学——评”一体化的实现,依赖主体多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评价使每个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中都能够得到关注,引导学生在生物学习中不断革新理念、更新方法,养成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促进每位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3]。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课的生物教学为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课旨在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与应用,并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能量去向与转化形式,进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的逐步建立。教师在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实现的过程中,首先,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评价标准的合理设计,使不同学生的探究学习需要都能够得到关注,并有效覆盖知识、技能、能力、态度、情感等多方面;其次,教师要实现自评、互评的综合应用,使学生能够在探究过程中自觉进行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并充分发挥教师引导、激励与总结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对自身的生物课程学习状况有更加客观、清晰的认识,确保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自觉进行探究理念与方式的调整;最后,教师还要围绕探究结果进行个性化评价与多元评价,切实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选择评价方法,切实帮助学生树立生物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