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健 字数:2314 点击:

【摘要】针对高职信息类专业中普遍存在的学生评价主体单一、过程性评价不足、总结性评价片面等问题培养,提出运用数字化手段构建智能化学生综合评价管理系统,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会等主体参与评价的方式,以期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精准画像等对职业教育对象进行多维度、立体式、全景式评价,为高职信息类专业的人才评价改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高职;数字化;岗课赛证;评价

引言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已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急需构建科学、实用、符合职业教育类型特点的综合性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为此,依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1],项目团队在中国知网以“职业教育评价”为关键词进行了文献检索,检索到了2000多篇相关文献,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已有学者将“1+X”证书、技能大赛等引入到评价体系,但是研究内容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有效实践。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因技术迭代快而导致的“教学内容与新职业岗位需求匹配度不高”等客观新形势下,如何对人才培养进行有效评价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客观上形成了高职信息技术类人才评价难的局面[2]。

针对上述现状,项目团队建议设立“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五星认证”技能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这项课题,以实现高职信息技术类人才精准、高效的评价,为教学改革及时反馈依据信息,并同时为学生择业和企业选才提供参考。

一、高职信息类专业技能评价面临的问题

主要问题主要有:职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评价主体单一的问题;教学评价中过程性评价不足、终结性评价片面、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低[3],企业对评价结果认可度不高的问题;学生数字化应用能力不强,沉浸式、实战化的学习环境不足的问题;学校内部数据孤岛现象依然存在,系统的各个数据节点不够畅通,需要额外开发接口,同时校内数据和校外学习平台(超星、慕课网等)的数据尚未打通,数据的完整性有待提升。

二、高职信息类专业“五星认证”技能评价体系构建路径

(一)厘清职业教育价值维度,确立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机制

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的跨界教育,其参与的主体有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学生及家长等。职业教育评价是综合各方利益主体诉求的结晶。如政府更加关注的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行业企业更加关注的是人才供给的质量、学生和家长更加关注的是学生的成长成才。绍职院在推进职业教育评价改革时,始终坚持党对职业教育的全面领导,积极接受政府对办学质量的督导评估,强化了行业企业参与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常态化开展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分析,建立健全了学生及家长意见反馈机制,确立了多元主体参与的职业教育评价机制。

(二)引入多维结构性视角,重构职业教育学生评价体系

以“专业成才,精神成人”为人才培养理念,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将学生的学习行为(到课率、课堂表现、课程互动等)、学习结果(作业评价、测试成绩、课程成绩等)、社会实践(技能培训、项目参与、竞赛获奖等)等均纳入学生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立体式、全景式的考查,并对上述信息进行动态统计,实现学生的精准画像,有效破除“唯分数”的评价局面。对岗位需求信息(校招、社招、行业等岗位需求)、岗位能力要求(能力发展、职业发展、行业发展)进行定期抓取数据,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实现学生职业发展预测(就业趋势、职业倾向、精准就业),学生精准画像平台与学生职业发展平台共同组成学生综合评价管理系统。

为提升学生评价的全面性,创新了“五星认证”载体,形成了“一星”到“五星”不等的“五星认证”评分等级,不同的等级对应不同的配分(0-200分为一星、200-400分二星、400-600分三星、600-800分四星、800-1000分五星)。星级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学生综合能力的强弱,针对单项表现突出的同学,还将授予其“创业之星”“技能之星”等证书。星级证书能够为企业选才提供清晰明了的参考。

(三)对接行业人才需求,打造“沉浸式、实战化”实训环境

为确保学生所学即为行业所需,团队从行业岗位能力需求出发,引入智能家居、智慧园林、智慧安防等产业链中真实智慧化应用场景,让学生对照真实岗位要求学、在真实项目环境中练,同时配合专业工作室、技术技能训练营、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实践育人平台,最终实现学生实践能力与行业需求无缝衔接。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