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超 字数:3210 点击:

【摘要】针对目前中高职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对于幼儿歌曲弹唱与配奏的教学实施逻辑所开启的探索,需要借助于过硬的专业功底以及融入理性思维才可以最终达到研究的目标。为了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幼儿歌曲弹唱与配奏教学的相关内容,需要深度重视教学实施逻辑这一课题,使学生在娴熟地掌握歌曲编配伴奏技能,由此顺利地开启弹唱活动,促进学生专业课程学习能力的提升。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增强学习效果,提升学习效率。本文就幼儿歌曲弹唱与配奏的教学实施逻辑这一课题展开刍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歌曲;弹唱;配奏;教学实施逻辑

引言:幼儿歌曲弹唱与配奏是钢琴即兴伴奏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中高职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一项基本课程结构。该课程结构主要涵盖两个部分的内容,即弹唱与伴奏编配。中高职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的要深度掌握幼儿歌曲弹唱与配奏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塑造音乐理性思维。为了完成这一目标,需要深入重视教学实施逻辑,不断提升学生的幼儿歌曲弹唱技能,丰富学生的配奏音乐素养,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历程中,提升音乐专业水准,为培养未来的专业音乐人才做出积极的探索。

一、幼儿歌曲弹唱与配奏的教学实施逻辑内容

配奏,即指的是为歌曲、乐曲所进行的音乐编配伴奏。幼儿歌曲配奏的概念是:为幼儿歌曲所开展的编配钢琴伴奏。幼儿歌曲弹唱与伴奏作为中高职幼儿教育中的一门基础性的学科课程,要想引导学生娴熟掌握这门课程内容,不仅需要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而且要使学生掌握高超的专业实践技能。幼儿歌曲弹唱与配奏的理论知识框架涵盖如下几项内容:关于幼儿歌曲的音乐理论、音乐配奏等相关理论知识;学生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涵盖钢琴演奏以及歌曲演唱这些领域的音乐技能。

中高职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音乐理论知识较为匮乏,专业技能有待提升,因此对于弹唱技能以及配奏知识的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若是不能采用有效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他们的学习效率就会大打折扣。所以教师要引入因材施教教学策略,使幼儿歌曲弹唱与配奏教学可以深入浅出,迎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适当地增加一些学生可以初步接受的乐理知识和技能训练,要体现教学实施的逻辑性,最终促使学生专业技能的全方位提升。

如何体现幼儿歌曲弹唱与配奏的教学实施逻辑,要着重从以下几点出发开展教学设计:常用和弦及相关知识;和声进行的逻辑;大调、小调的和弦连接;常用伴奏音型;幼儿歌曲弹唱的基本要求等环节出发来开启探索。

二、幼儿歌曲弹唱与配奏的教学实施逻辑讨论

(一)常用和弦及相关知识

常用和弦及相关知识主要涵盖“三和弦与正三和弦”、“七和弦与属七和弦”这些部分的知识体系,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以这些内容开展教学。在教学组织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引入相关的乐理知识,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这些基本的知识,深入理解“三和弦、正三和弦、七和弦、属七和弦、调式音阶”等诸多的音乐理论概念。教师向学生传授这些知识点的时候,要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入认识音乐理论与概念,而不是简单地记忆,使学生立足于和弦形态来理解和弦音乐理论,之后在音乐实践中可以有效区分和弦,最终达到融会贯通的学习目标。课后作业的设计,要以三维目标出发,以书面作业为主要设计内容,要学生掌握这节课中的相关知识。

(二)和声进行的逻辑

针对和声进行的逻辑教学活动中,由于和声知识较为复杂庞杂,且由于中高职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因此学生在第一时间掌握大量的和声知识难度很大,所以教师可以应用化繁为简的教学策略,向学生讲述“选择和弦”这一部分知识,为学生引入特定的歌曲,并为歌曲量身定做适宜的和弦,之后开启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模式。这种教学优势在于,可以避开枯燥晦涩的专业术语的使用,使学生在形象可感的特定情境中理解主、下属、属和弦之间的和声进行规律,最终提升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接下来,教师要向学生传授“选择和弦”的一系列方法和规律,比如,要“保持共同音”、“不能反功能进行”,解决“音的重复、同和弦转换以及平行八五度问题”等规律。学生在参与整个学习活动之后,可以深度掌握为歌曲选择适宜的和弦的技能等知识,之后使他们顺利投身于和声音乐实践中,提升专业学习水准。课后作业的设计,教师同样可以设计出为歌曲选择执适宜的和弦的书面作业类型,开展“选择和弦”的音乐活动技能练习,提升学生全方位的音乐能力。

(三)大调、小调的和弦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