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伟 字数:2037 点击:

【摘要】近些年以来,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在各个学科当中都得到了有效融合与渗透,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也不例外。通过立德树人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出历史课堂的育人功能,体现出历史知识的育人价值,因此需要初中历史教师从立德树人这一角度出发,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本文就提出了通过爱国教育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帮助学生梳理正确观念、梳理教师榜样形象唤起学生情感共鸣这几点有效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借此为初中历史立德树人教育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爱国情怀;创新精神

现阶段,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明确自身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出历史学科在立德树人方面的作用,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在此期间,需要教师充分把握住立德树人教育的关键节点与方式方法。与此同时,在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融入之后,也能够显著提升历史教学效率,,可以让学生们基于历史视角观察与了解社会发展情况,形成他们独立的思想观念,促进他们的健康学习与成长。

一、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把爱国主义这种教育思想当做教学主线,致力于激发学生们内心的爱国情怀。在我国千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中,爱国主义已经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内容与内涵,其中包含的历史故事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们的情感共鸣。因此就需要历史教师在组织立德树人有关活动过程中,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爱国情怀教育工作[1]。例如:在教学《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单元时,教师就可以首先为学生们讲解大致的历史事件,让他们可以在学习前便掌握历史主线。之后教师则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相关视频资料,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抗日战争的不易和我国遭受的苦难,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与任务,比如南京大屠杀、百团大战等。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视觉与感官等多重刺激下,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发挥出历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功能。

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回顾历史,我国在各个发展阶段内都尤其注重改革创新这种精神的发扬。因此在历史教学期间,就需要教师着重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在为他们讲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帮助他们充分了解与认识历史人物。这样也能够让他们发现不同时期内的不同改革者,并引导学生们学习他们所具备的先进思想与创新精神。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时,教师就可以重点分析其中孙中山这一历史人物,让他们能够充分了解孙中山先生的胆识和魄力,以及孙中山为了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而作出的伟大贡献,从而鼓励学生们发扬这种创新精神,促进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不断的完善自身。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教师在历史教学期间真正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目标,促进初中生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发展。

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

我们都知道,历史是一门典型的人文学科。历史学习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们的三观[2]。因此在历史教学期间,需要教师结合基本教学任务,对现有教学方式加以创新,致力于让学生们都能够在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与个人信仰,促进他们个人品格的完善。为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教材资源,将学生们向正确的方向引导。例如:在教学《百家争鸣》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需要让学生们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后,为他们渗透其他教育内容。比如之所以产生百家争鸣这种景象,就是因为当时社会对诸子百家的包容与理解,能够让各派思想并立于世,这也是统治阶级的一种宽宏大量。通过这种方式,教育学生们也需要养成大度、包容、兼收并蓄的思想观念,体现出立德树人的教育元素。

四、树立教师榜样形象唤起学生情感共鸣

情感属于学生们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关键性因素。在教师授课过程中,自身的一举一动和一言一行,都可以为课堂提供无尽的生机与活力,教师如果在授课过程中爱憎分明,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们的情感共鸣与学习兴趣。比如部分教师在讲解“九一八事变”这部分知识点时,就会声情并茂、慷慨激昂的为学生们演唱歌曲“松花江上”表达自己对东北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发生这次事变的惋惜之情,从而起到活跃课堂氛围,加深学生印象的效果。由此可见,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榜样形象对学生们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对自身教学方法和言行举止进行适当调整,从而对学生们加以正确引导[3]。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