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立彬 字数:2791 点击:

摘 要:图书馆是人类精神食粮的载体,它发挥着为人类的头脑输送新鲜氧气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图书馆足以发挥在精神方面影响农民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图书馆的服务性以及图书馆服务于农村经济方面的作用与建设。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性;农村经济

图书馆是对文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存贮、传递和开发,并为社会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信息服务机构。图书馆的文献资料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人类社会历史过程的记录,它集聚了古今中外人类创造积累的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1 图书馆的服务性

图书馆是供社会所有人共享的科学教育文化服务机构,虽然图书馆有着自己的服务对象和范围,但总体上来说,图书馆是面向全社会开放,为所有社会公众服务的,服务于大众是图书馆最本质的特性。利用文献为用户服务是图书馆的根本职责和任务。图书馆的服务性从文献传递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它有公益性的特征,免费为读者提供精神文化产品,服务的成果表现为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目前,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发展,国家数字图书馆的建立,资源共享已成为现实,图书馆的服务性得以充分的体现。

图书馆既然是一个服务性的行业,既然是服务,那就要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并为满足其需求而努力。同时这项工作又要求其工作人员应该具备从事这项工作所必备的各种知识,它包括: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外语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并且熟悉馆藏、了解读者需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只有具备了这些,才能不断地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图书馆在社会中的作用。

服务行业就要尊重我们的读者,既然来求知,什么时候都不晚。不过也有的读者文化水平不高,所以检索图书需要工作人员的帮助,工作人员要人性化的予以帮助。尤其在我们工作中,有很多农民来借阅图书资料,他们的目的性很强,和农业生产有关,也就是为了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而来,这就需要工作者了解相关的知识,提供有效的服务。

2 图书馆服务于农村经济

伊春市图书馆是一个以农业为主,林业和旅游业为辅的小城,随着我市经济的蓬勃发展,现在的农民对图书的渴望更加迫切。这是因为随着农民的经济上脱贫,必然要求在文化上脱贫;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裕,必然要求精神生活的富裕。虽然广播电视、网络媒体众多,但图书仍因其知识面广、阅读方便、可自由选择等特点被广大农民朋友所青睐。

2011年黑龙江省委提出了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科技化、商品化、产业化和城镇化的目标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正在统一思想,积极发挥在“六化”建设中的服务保障作用。所以基于此目标广大农民朋友也迫切需要农业现代化,以及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书刊和知识,以不断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加快致富的步代。

2.1 图书馆对农村发展的作用

图书馆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广大农村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可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做出更大贡献。

在现代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图书馆还肩负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社会教育的职能。一方面,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社会成员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另一方面,在现代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时代中,,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终身教育成为世界趋势。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们只有解决根本的生存需求的基础上,才会有其他的需求。农民的“钱袋”鼓了,又要丰富其“脑袋”,也就是解决农民的文化“温饱”,使农民获得物质文化生活食粮,图书馆作为宣传先进文化活动的中心,义不容辞的肩负起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创造和谐人文环境的重要责任。

图书馆可以通过编辑文献等方式,将农民急需的农业科技信息编辑成册送到农民手中。同时,图书馆还要协助有关部门开办科学种田、科技致富等技术培训班,为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做出贡献。广大农民只有掌握科技种田的知识,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才能提高农副产品的产量。

2.2 加强图书馆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建设

在馆藏上要增加农业和农民喜欢图书的比例,以农业科技类为主,着重购置与农业生产和发展农村经济有直接关系、实用价值较大的现代化书报。因为社会发展至今,农民不再把自己困于传统农业之中,而是把目光瞄准了现代化农业,也有很多农民利用科技知识搞发明创造的。所以图书馆在购书时候不仅要购科学种田、饲养、养殖、家电维修等书籍,同时要购置一些符合新时代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种子工程、农机技术等书籍,使农民通过图书室学习科学技术,掌握科学种田、科技致富的本领,以高科技投入和科学管理换取对自然资源的最大节约和对农业产品的最大索取;并将下架图书、复本量大的图书尽可能多地送到农村。

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建立图书馆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在实现计算机管理的基础上建设联机书目数据库,在网上交流。建立图书馆发布网络信息,形成文献资源共享,开展图书互借。建立数字图书馆要求每个数字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必须根据整个社会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计划来进行自己信息资源的建设,并和其他的数字图书馆分工合作。从网络整体上实施资源的合理配置,把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纳入到整个地区信息网络体系。其中电子期刊支持远程教育,从长远来看,减少期刊上架、下架及处理的费节约期刊装订费用,这对于资金紧缺的图书馆来说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

图书馆工作人员,既懂得图书的采编、分类、外借、保管等业务技能,还要了解农民群众所需要求,既要充当窗口阵地宣传员,引导培养村民的阅读习惯,又是承担课堂培训,施教于人的老师。

建设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这是是协调图书馆工作、规范图书馆活动及员工行为,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的重要保证;也是协调图书馆群体内外关系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有效措施。

3 结束语

自古以来,图书馆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图书馆是社会知识、信息、文化的记忆装置、扩散装置。它具有社会文献信息的整理职能,传递文献信息的职能,开发智力资源、进行社会教育的职能,搜集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满足社会成员文化欣赏、娱乐消遣的职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农村的影响是直接的、并显而易见的,营造良好的农村文化环境,提高广大农村的文明程度,推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历史赋予图书馆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 董长丽. 基层图书馆与新农村建设[J]. 黑龙江史志. 2009(21)

[2] 吴利贞. 基层图书馆服务与新农村建设[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20)

[3] 杨鹏星. 基层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探析[J]. 网络财富. 2009(16)

[4] 周新宏. 浅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县级图书馆服务[J]. 当代图书馆.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