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邱敏 字数:3858 点击:

    摘 要:在移动互联网席卷大学校园的浪潮下,校园周边商业传统的经营模式局限性日益明显, 而校园生活圈O2O模式会给商家带来哪些破除瓶颈的方法和新的营销思路呢?又能给学生消费群体带来哪些好处?

    关键词:校园生活圈;O2O

    大学校园是同类需求高度集中的区域,有需求就有市场,对于这样一群庞大的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生活个体,各种商业经营孕育而生,从发展初期由学校规划的学生生活服务中心,到后续校外资本创建的学生街,经营的范围也随着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丰富而扩充得十分全面。华中科技大学陈煊对学生街的观点是:”聚集于高校周边地区,以高校学生为主要经营对象,民间自发形成一定经营规模的街道”[1]。校园生活街道一般涵盖餐饮、鲜果、甜品、精品、服装、KTV、理发、丽人、洗衣、教育培训、医疗卫生、体育健身、旅游等涉及到生活服务的全过程。

    1 校园生活圈商家经营现状

    由于是以高校学生为主要经营对象,校园生活圈经营的特点也有别于其他商业圈。例如,校园餐饮业,学生的下学时就是餐饮业的高峰时段,这个时候店内常常人满为患,而寒暑假店铺生意就非常冷清,甚至直接和学生放假时间保持一致,关店休息待学生返校再行营业。另外,学生的需求和想法很多,而绝大部分学生的经济来源于家庭,相较于社会工作人士购买能力还是有限的,对于发展校园经济的商家也考虑到这点,校园周边的消费普遍不高,属于中低档次但重复购买率很高,随着校园生活圈容量的扩充,一大批产品同质化的商家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一直试图找到新的突破口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根据笔者搜集到的某高校周边经营者的情况就目前经营局限性作如下梳理:

    (1)同质化产品竞争激烈,产品生命周期短,,很容易因为新产品的进入市场而被替代。

    (2)服务类产业消费时间容易集中造成忙闲不均,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规划和利用。

    (3)商业街的扩大,品类的增多导致部分地理位置不好的商家经营惨淡,客流很少。

    (4)商家缺乏IT技术支撑,客户的消费信息不能进行沉淀,无法开展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

    (5)促销方式单一,往往采取广撒网的方式,不能进行精准营销,导致投入大,收效低。

    (6)受互联网冲击严重,学生通过网络搜索比较、直接下单导致店面流量大大减弱。

    以上校园商业经营的问题说明传统的商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当下大学生生活和消费习惯的变化,校园商家应该放开思维,打破陈旧的“守业”心态,在经营模式上有所创新。

    2 传统及O2O商务模式对比分析

    2.1 传统校园生活圈商业模式

    传统商业模式,所谓传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电子商务诞生开始,此前的店铺个体经营、商场经营、超市经营等商业模式都冠上了传统经营的定义。传统的商业模式拥有相当长的历史,在以货币交换的商业活动中绝对是拥有最广大人民群众基础的销售方式。传统的商业模式依赖的载体是消费者实实在在能接触到的铺面,需要消费者亲自到店面去购买产品、享受服务。

    传统的校园生活圈商业模式也是一样,仅仅是经营对象换成了学生主体,搭载的销售平台、信息分享和沟通渠道是校园附近存在的实体店面。商品按照经营者个人的主观意见进行挑选、陈列、宣传,整个程序作为消费者的学生群体只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当主观意愿和产品功能匹配时,形成购买行为,若需求和产品发生偏差,销售活动终止。服务性质的商家经营模式也是如此,通过对自身产品和服务提供多项选择给消费者,由消费者根据喜好自行选择或者放弃交易。见图1所示,传统的校园商业模式全过程是一个简单的单向推送,没有消费者再到商家信息反馈的机制和系统,消费者的消费信息和个人偏好也不能进行全面的沉淀和归纳,当然这些消费数据就不能帮助商户得以更好的经营,也就是提得较多的产销对路。没有电子技术的支撑,传统的校园商业促销多是通过搭展台、发传单的方式来完成,因为没有针对性,营销效果往往是成本高,收效低。

    2.2 O2O商务模式的适应性分析

    区别于传统商业模式的一定是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模式,电子商务的诞生和发展是顺应社会、科技发展的新交易方式。相较于传统商业模式,电子商务模式连接交易双方的载体由实体店面转化为网络平台,在互联网低成本、高效、便捷的特性下,电子商务模式给消费者带来方便、实惠的购物体验。

    校园生活圈O2O模式是新兴的电子商务形式,通过平台将线下校园周边商户销售信息推送给学生,进而产生线上购买、线上支付,从而将这些学生转换为线下客户,消费商品或者服务。商务模式信息传递的过程如图2所示,存在于电子商务平台下的交易,再也不像传统模式下信息的单向推送,消费者也能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将产品评价反馈给经营者,还能将他们的需求偏好通过平台同经营者互动交流,这些消费和反馈信息都将指导经营者更好的为用户服务,而他们自身也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传统商业模式不能解决的问题在O2O模式下均一一破除,对于商家能获得哪些破除瓶颈的方法和新的营销思路呢?归纳如下四点:

    (1)促销方式多样化

    通过O2O模式平台,产品能有更多的展示的机会,促销的方式不再局限于以往走进校园大面积的散发传单,而利用网络平台的多种呈现形式将活动信息曝光,由于学生高度活跃于移动互联网上,对活动感兴趣的学生自然会密切关注,宣传方式成本低,覆盖面大,还能和学生进行互动增加亲切感,这种宣传方式完全符合学生的对网络依赖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有习惯就有流量,接下来就只是思考如何将流量变现的问题了。

    (2)经营管理科学化

    O2O除了能解决促销方式单一、盲目的问题,对于学生消费时间集中而导致忙闲不均、产品及服务预留等情况也提供了解决的技术基础,通过平台对商家的服务进行预定,从而使得销售和消费信息得到对称,便于商家提前安排合理规划经营。例如, 餐饮店在以前没有数据支撑的时候,对于客流量的大小、菜品的数量只能靠经验进行预判,而通过O2O模式在线预订、缴费,除了能了解到大概的客流量,还能根据下单的菜品提前备食材,提前准备减少消费者等待的时间。对于消费时间集中,接待能力有限的商家在以往一般也只能眼睁睁看着顾客流失,通过O2O模式,商家可以设置接待数量,超过某时段的最大接待量时,可以推出类似闲时特价菜等优惠活动,合理的将顾客按时间分流,提高销售收益。再如,理发店等服务性质的行业,通过网络预订消费时间,在商家预先安排好经营的同时,学生也可以减少等待的时间,不至于等待的人不耐烦、经营的人心急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利用这样的预订形式学生的消费感知也得以提升。

    (3)数据利用有效化

    O2O模式下消费数据在后台都得以沉淀,这些数据是宝贵的用户资源,对于开展用户关系营销管理、实施精准营销的商家无疑是找到营销的发力点,提升产品销量的有效途径。

    (4)流量导入容易化

    O2O模式还可以大大缩短新店开业的导流期,新产品推广的宣传期,利用平台上推出的优惠活动引领消费者按图索骥走入店面享受新产品或服务。包括传统经营下对黄金口岸的依赖在O2O模式下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O2O模式对于商家存在诸如以上若干优势都是建立在庞大的消费者使用上的,如果O2O平台没有足够的用户那么这个商务模式显然很难开展起来,学生群体使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频率已经相当高并且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已经存在依赖心理,包括逐年上升的网购比例都说明O2O模式在校园开展具备了相当成熟的条件。具备了接受的思维和使用环境,这个模式必须带给消费者好处他们才会愿意持续使用,对于学生,O2O模式又能从哪些方面解决他们在传统消费模式下存在的消费问题并且给予惊喜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四点:

    (1)通过O2O的电子平台,可以获取到更为丰富全面的产品或服务信息。传统商业模式下往往需要费时费力去实体店面逛很久才能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产品,在浏览选购产品时,店主的过分热情也会导致若不购买感觉到难为情的心理反应。而通过电子平台获取的产品信息全面且可以便于消费者仔细思考、搜索、比较,提供更宽松没有压力的消费决策环境也是提升用户消费体验很重要的方面。

    (2)O2O模式可以提供给消费者产品或服务真实的评价,打破信息不对等。传统商业模式下学生购买了产品对本次购买行为的体会分享渠道仅仅限于自己的寝室或者有限的朋友圈,而O2O模式可以通过网络分享出自己的感受给对此产品感兴趣的学生参考,帮助他们消费决策。通过O2O模式学生就能花同样的钱购买到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同时将自己的体验再一次分享给其他人作为购买参考,信息在电子平台上传递开来。

    (3)O2O模式下,学生对产品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还可以同商家互动交流,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增强购买的信心,同时也能及时的获取新产品和产品促销信息。

    (4)O2O模式在线上给线下商家导入流量,平台上呈现的商家数量、产品数量众多,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除了加强产品自身质量的同时,必要的价格促销定能带来可观的销售额增量,特别是对于学生这一价格高度敏感的消费群体,价格让利确实能带给他们实实在在的好处。

    综上,校园生活圈O2O模式的搭建既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又能使市场资源合理有效的调配以达到商家和消费者双赢的局面,所以校园O2O模式的发展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 陈焴,魏小春.高校外周边地区“学生街”现状调查研究——以湖南大学周边”学生街”为例[J].建筑学报,2006,10: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