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8137 点击:

  【摘要】大学英语改革一直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图在高校转型发展——这一新背景下讨论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改革的发展之路。笔者尝试性地提出了从EGP到ESP连续体模型课程体系,并对课程的设置、师资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定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希望能对本科高校的成功转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英语 EGP ESP 连续体模型
  一、引言
  近十年来,作为一种形成与发展中的本科教育类型及高校分类研究的新成果,“应用型本科”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办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曾表示,全国1200多所普通高校中将于一半转型应用技术大学、面向职业教育。因此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业已成为我国众多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升格为本科院校所普遍追求的办学目标。然而“应用型大学”确是一个类型学范式下的先验性概念,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面临应用转型这一时代课题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必将遇到一系列问题,在这些问题当中,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转型问题至关重要。一方面,大学英语作为高校中课时数最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其受众不仅广,而且毕业后能否拿到四级英语证书还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授学位率和学生未来到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教育部对于大学英语发展的重心都落在了其通识性的一面,即大学英语课程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在校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教育部曾在2004和2007两年分别对大学英语的授课要求进行了两次修订,但究其本质都是要发展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这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不完全相符。基于以上两点,本文作者认为如何构建更加完整的符合应用型大学特点的大学英语课程体或将关系到整个学校转型发展的成败。因此本文试图解决的重点问题是:1.应用型大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符合该特征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模型是什么?
  二、应用型大学基本特征是什么
  就目前而言,学界对于应用型大学的内涵与外延还未能达到统一的认识,到底何为应用型大学,应用型大学的概念是什么等诸多问题还没有明确的答案。归纳梳理各方观点,我们发现有关应用型的大学的定位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刘朝霞(2013)认为应用型大学是对于普通高校传统培养模式的一种修正,它是新形势下高校对于人才培养目标重心转移的一种体现,该目标要求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加快速有效的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不能把应用型大学看作是一类独立办学类型。蔡基刚(2004)提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发展应该走研究性大学和高职大专院校的中间路线,培养比高职院校层次更高的应用型人才,其办学宗旨应以面向地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核心。还有学者认为应用型大学和高职院校同属一类院校,其培养模式、定位、服务对象等是有部分重合的,仅是在培养层次上是相互继承和延续的关系。与大部分学者将应用型大学看成是高职高专院校的一种延续不同,贵州铜仁学院校长侯长林(2015)认为,应用型大学应分为技术型大学和教学服务型大学两种类型。应用技术型大学以德国技术型大学为典型代表,他们为社会培养输送高级技术人才,这些人次不仅能够将实用先进的技术应用于社会生产力,而且也掌握基本技术理论,具备技术创新的潜质。而教学服务型大学要以本科教学为主,适当发展研究生教育,办学定位以地方性、协同性为核心,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培养适应地方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综合以上各种观点,笔者认为不论国内高校选择哪种发展类型或定位,统一各家观点的类似之处,我们可以发现应用型大学应该具有以下共同特征:1.应用型大学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且输出的人才应该满足学校所在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2.应用型大学应将学生的实践技能放在人才培养目标的首位,且其在专业设置、课程深度、办学层次上应适度与职业技术大专教育甚至是职业高中的教育有所对接;3.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要有一定的前瞻性,重应用轻理论,要有个性化的设计,应符合当地经济发展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大学英语课程的应用型特色如何体现
  2007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该《要求》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从上文总结出的应用型大学办学所应有的基本特征,我们不难发现,其教学方面的最大特点应体现在:(1)教学目标的设定也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课程的设置应体现出复合性的特点;(3)人才培养的过程应将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起来。应用型大学所设置的专业主要面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大学英语对应用型院校学生未来就业是否有所帮助,能否和未来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有效减少英语教学的盲目性,是目前应用型大学大学英语课程亟需解决的问题。
  1. EGP与ESP。在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要求与中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与目标,界限并不十分明显。二者都是以基础英语为核心,都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读写水平,打下牢固英语语言基础,为日后的就业做好铺垫工作。2003和2004年教育部针对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和中学英语课程分别发布了《课程要求》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该文件一直被视为英语课程教学的指导性纲领。无独有偶,两个文件对于学生词汇量的要求都是学生应掌握4500词左右,可见国内从初高中直至大学的英语课程要求都是以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简称 EGP)为基础的。这种双重覆盖的教学模式,不仅在教学形式上没有做到很好的衔接,从一定意义上来看,也浪费了宝贵的国家资源,导致相当一部分大一新生,,尤其是在南方外语基础教育做得比较好的省份里的高校,刚刚入校就可以轻松通过大学四级英语考试,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动力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此外,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内地一些发达省份如广东、浙江、江苏等已经开始试点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全面普及双语教育,基础教育的重心开始下移,从中学阶段开始英语课程主要任务已经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转向以内容为主导的专业知识学习,换言之,学校的通识英语(EGP)已经开始逐步向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 ESP)转换。王守仁(2012)認为大学英语教学应兼具专业性、人文性和工具性。所谓专业性就是要以英语为语言媒介直接向学生输出专业知识,帮助学生尽早地接触了解专业领域内国际主流知识,人文性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内涵,而工具性则是培养学生掌握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所应掌握的听说读写译的技能。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作者认为未来英语教学,尤其是在大学阶段,重心应朝着专门用途英语发展。首先是因为,入学的大一新生本身的英语水平不断提高。如果不在EGP后续课程上下功夫、继续延伸的话,很难满足学生的要求,更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