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9430 点击:

作者:李咏梅
  【摘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对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英语专业英美文化课课堂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高等院校所认可。随着时代的进步,英美文化课的教学必然需要不断改进。本文是个人在从事英美文化课教学过程中对高校英美文化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改进教学方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的反思。
  【关键词】英语专业 英美文化 教学
  英美文化课对于英语专业学习的关联性与重要性已经越来越被高等院校所认可,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英美文化课也成为必修课。由于文化知识的广范性、文化习得过程的长期性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英美文化课教学的难度与强度,从事英美文化课教学研究的老师们也努力多方面尝试如何更好更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薛玉红(2016)探讨了把美国课堂的教学手段实施到中国英美文化教学中的方法。范丽军(2016)则对针对英美文化教学的多元化模式提出建议和策略。李凤英、贾振峰、孙日明(2016)在纽曼大学的理念指导下,通过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提出采用跨文化交际教学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思路。笔者在从事英美文化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努力学习同行先进教学方法、密切关注英美文化课教学研究的新成果,同时也体会到院校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对英美文化课的区别性教学的要求。
  一、教学内容的恰当选择
  长期以来笔者所在学校所使用的教材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该教材自2000年出版第一版以来,经过多次改版,一直受到使用者的好评。笔者在使用过程中也感到教材内容全面、更新及时、指导性强。由于英美文化课受到授课课时的限制,要想在短时间完成内容丰富、知识面广的教材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我校的英美文化课的教学将培养学生对文化的兴趣、促使其主动探索并为学生今后作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打好基础作为英美文化课的主要目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本着少而精的原则,对教学内容不贪多但力图嚼烂。这样的好处是教学中便于着重培养文化习得的方法,并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可以用所掌握的方法自己进行探索与试练。这是本着“授之以渔”的一种尝试。对所选内容的呈现方式可以采用专题的方式,对每个主题的选择着重于能引起学生浓厚兴趣的内容,(这主要基于对学生兴趣爱好及要求信息的搜集与整理),如以“地标性建筑”“历史”“美食”“音乐”等为主题进行教学。小而精的教学内容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深入与拓展,便于教师对课堂的自如把控。内容的选择和主题的确定完成之后,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对相关主题进行教学资料的更新与补充。鉴于教材在编写与出版过程中有时间上的滞后性,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丰富的资源,用新颖的材料将教学内容作生动、形象地呈现也是必要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材料可以极大丰富教学课堂、让学生获得较直观的文化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
  二、跨文化的运用
  英美文化的教学容易让人对本土文化敬而远之。实际上跨文化的交际更容易让学生对外来文化有认同感,不失为一条理解外来文化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1.借助中国文化。个人认为,对中国文化的熟知并不会造成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排斥,相反可以利用文化的偶合现象,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外来文化。不同民族在和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的相同或相似的经历产生了文化的偶合现象。利用中西文化的对比,找出文化相通之处,可以更好帮助学生对外来文化的理解。如在对爵士音乐的起源中即兴创作这一特点上,借用中国陕北对歌的音乐形式,很容易发现两者都是情感抒发、即興创作这一特点。理解到中国陕北对歌是由于早期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创作、却因为没有书写能力而无法记录,因而催生的一种创作方式,就容易理解爵士乐的即兴创作则是由于黑人在劳动过程中因同样的原因而形成的。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爵士乐,也部分地解释了世界的关联性。因此,尽管是英美文化教学,但无需排斥本土文化。相反一个了解自己国家文化的人,反而能更好地学习理解外来文化。如同一个能自如地驾驭中文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好的翻译一样。
  2.借助大众文化的传播。学习英美文化最好的途径自然是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但英美文化教学绝大部分情况下都不可能做到让学生走出去或请大批的专家走进来,从而培养一种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尽管外教资源有所增加,但相对于学生的数量,还是杯水车薪。充分利用好大众文化以及大众文化的传播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段。随着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着西式服装、庆祝西方节日已经不再罕见,中国学生对圣诞节、万圣节、瓦伦丁节等早已不再陌生,英剧美剧正在成为她们追逐的对象,BBC、发现节目的记录片也成为他们了解英美文化常常借助的渠道。借助他们从大众文化中获得的已有知识引导他们挖掘和深入了解未知的知识是件事半功倍的事。例如很多学生都熟知“一花一世界”这样的句子,借助这样的句子,引出英国诗人布莱克的诗歌《一粒沙》,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西方文化中哲学思想与东方文化宗教的巧妙结合在翻译学上的运用。学生在传唱《友谊地久天长》的时候,却不知道这是英国诗人彭斯的诗歌改编的苏格兰民歌。一旦把已有的知识和英美文化联系起来,就会激起他们对英美文化习得的亲切感和求知欲。在教学技术手段上,目前有各种各样的软件和APP,例如Focusky,Prezi等软件极大丰富了教学课件制作的手段,让传统的PPT有动作有声音有画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雨课堂”等APP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对课堂起到管理与引导的作用,及时了解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情况,更重要的是方便了师生课堂的互动。这些技术工具都能很好的辅助课堂教学,让课堂活跃起来。
  3.借助西方民俗和典故。英美文化中有大量的民俗和典故。民俗和典故的教学就要充分运用好讲故事的方法。没人不爱听故事,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习得英美文化无疑是轻松愉快的。例如在讲述英国下午茶的起源:英式茶自中国引入,由于成本高昂,茶叶一度成为英国比较昂贵的消费品,再引入“for all the tea in China”“dress to a tea”这样的习语就很容易理解了。谚语“Rob Peter to pay for Paul”喻指拆东墙补西墙,虽然这个习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但大家更乐意接受十六世纪的版本。据说十六世紀,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在修葺的时候从西敏寺的圣彼得教堂(St. Peter’s Church)的财产中调拨物资。因为两间教堂各以Paul 和Peter命名,因此有了“Rob Peter to Pay Paul”。
  三、教学团队的建设
  英美文化课的教学要求教师自身要有过硬的本领,对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不断学习的精神。文化课的教学需要教师将知识内化,然后才能自如地通过各种方法传达给学生。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与学习精神、提高自己知识水平、加强自己的文化素养,才有可能在教学中深入浅出、纵横对比、深入分析,从而更好地驾驭课堂。教师需要言传身教,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索、深入学习,,将文化的学习培养成为学生终身的兴趣。
  英美文化教学是个不断摸索不断进步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开放的态度,吸取他人的优势、采取多元化的模式,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丰富活跃课堂,使英语专业学生从课堂中真正受益。
  参考文献:
  [1]范丽军.高校英语专业文化教学的多元模式探索[J].英语广场,2016(11):64-65.
  [2]李凤英,贾振峰,孙日明.纽曼大学理念下跨文化交际教学改革探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100-102.
  [3]李敬华.从谚语看中西文化偶合现象[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6(4):142-144.
  [4]薛玉红,王沛.赴美访学后关于英美文化课教学的反思[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3):189-190.
  作者简介:李咏梅(1971-),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英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