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6586 点击:

作者:陈艳华
  狗是人类最亲密、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与狗(dog)相关的词语、习语和谚语都非常多,很多与狗(dog)相关的词语、习语和谚语也有一定的起源,其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哲理寓意很深刻。下面是笔者采撷的有关“dog”的十则典故,以供读者进一步了解“dog”的文化内涵。
  典故1.Dog-ear 书页的折角
  Dog-ear字面意思为“狗耳朵”,实际上是指“书页的折角”。据说该词语始用于17世纪中期。因为书翻看的次数多了,书角往往会卷起来,其形状很像狗耳朵,因此人们把卷折的书角称为“dog-ear”。例如:Please make a dog-ear so that I can find the passage easily。该词作动词用时表示“把书折角”,它的形容词dog-eared翻译为“书折角的,书翻旧的”。
  典故2.Doggie bag 打包袋
  在西方国家,人们通常把小猪叫piggy,把小猫叫kitty,他们也会把心爱的小狗叫doggie。doggie bag字面意思是“给狗装食物的袋子”。不过,这只是个美丽的谎言,小狗们其实很难享受到doggie bag里面的美餐。西方人在饭店吃饭时,,有时会有剩余,这时,如果扔了会觉得可惜而且浪费,想打包回家吃又觉得有失体面,于是便借口说:“给我装起来,我要带回家给我的小狗吃”。久而久之,这种饭店提供给顾客用以装剩饭剩菜的袋子就被称为doggie bag。
  典故3.Dog days 三伏天
  Dog days“三伏天”起源于古罗马时代,原来被写为“Dog Star Days(天狼星之日)”。因为每年的夏季,尤其是北半球的七八两月,天气异常闷热,而古罗马的天文学家们发现这一季节里,天狼星(Sirius或者Dog Star)总是在太阳升起之前出现,便认为是天狼星给太阳增加了热量,才使得天气如此酷热。于是把这一段最炎热的天气称为Dog Star Days,后来被简化为Dog days。Dog days指的是“the hottest weeks of the summer(夏天最热的几个星期)”。通常指的是七月第三周起到八月第四周的一段日子,相当于中国的“三伏天”。从那以后,流传至今,人们用Dog days指“三伏天,闷热天,夏季最热的一段时间。”
  另外一种说法,是指天热的时候,狗会伸长舌头喘气,所以这种能把狗都热得喘气的天气,就叫做Dog days,指代夏天的酷热时期。
  典故4.Dogberry 愚蠢无比的人
  Dogberry(道格培里)出自英语作家莎士比亚的剧作《无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道格培里是该剧中的一个警吏。在审讯时,他分不清楚原告和被告,竟说自己是被告,被告骂他“蠢馿”时,他竟叫司事作记录,并再三叮嘱同事不要忘记写上“我是一头馿”。后来人们就以Dogberry 来比喻“愚蠢无比的官吏。”
  典故5.Hot dog 热狗
  Hot dog “热狗”,字面看,由英语直译过来。事实上,hot dog源于德国,来源于一张漫画上的讹写。hot dog又被称作“法兰克福香肠”、“法兰克香肠”、“维也纳香肠”、“小红肠”,还叫“德希臣狗香肠”(德希臣狗是指长体短腿棕毛狗,把香肠的形状做成这种狗的形象而命名)。这源于一位德裔美國人哈里·史蒂文斯,他为了获得点心的注册经营权,他把他制作的德希臣狗香肠面包推销到纽约的棒球赛场,结果,德希臣狗香肠非常受人欢迎。在纽约巨人队的基地“波洛”运动场上,史蒂文斯还雇用小贩在看台上叫卖:“快来买热的德希臣狗香肠!”。这样的销售非常火爆。当时,《赫斯特报》的漫画家塔德·多尔根刚好在看台上看见那狗型的香肠和听到小贩们犬吠般的叫卖声,顿生灵感,即兴画了一幅漫画:一个小圆面包里夹一节“德希臣狗”香肠,上边抹了一些芥末。后来,多尔根回到办公室后,又把漫画润饰了一下,但在写说明注释时,不知为何突然想不起来如何拼写dachshund(德希臣),只好写上“dog”字样,再加上漫画中小贩的喊声就写成了“快来买热狗(Hot dog)”。有趣的是,这一讹写居然也很受人欢迎,这个“Hot dog”立刻传开了。因此,人们把这种可爱的面包夹香肠称为“热狗”(Hot dog),并一直沿用到现在。
  典故6.Dog and the cook 狗和厨师
  Dog and the cook出自《伊索寓言》。传说一条狗溜进厨房,见厨师正忙于工作,便趁机偷了一个心逃走了。厨师看到正在逃走的狗,说道:“畜生,无论你逃到哪里,我都会提防你。你不是从我这里偷了一个心,而是送给了我一个心。”故事告诫我们:犯了错误要吸取教训,以免再犯,要“吃一堑、长一智”。
  典故7.Dog and the shadow 狗和它的影子
  Dog and the shadow出自《伊索寓言》。相传一只狗嘴里衔着一块肉,走过一座石拱桥时,看见他自己在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一只狗,那只狗衔着的肉,比他自己嘴里的肉还要大一倍,因此他扔掉自己的那一块,狠狠地扑向水里的那只狗,想夺到那一块较大的肉,结果两头都落了空,因为他想要抓取在水中的那一块肉,只不过是它自己的影子,而原来它衔在嘴里的那块肉在它张嘴的瞬间也被水冲走了。由此,这个故事比喻“竹篮打水一场空,一无所获”。这个故事警告世人:谨记,切莫因追逐幻影而丢失已有的东西。
  典故8.A dog in the manger 占着牛槽的狗
  从字面来看,A dog in the manger 是指“马厩里的狗”。这个短语来自《伊索寓言》,故事的梗概是:一匹马和一头牛正在马厩里吃草。这时,一只狗闯了进来,它非常霸道地要把马和牛都赶走。马和牛十分温和地对它说:“可是你不吃草呀!”这只狗却蛮不讲理地说:“我是不吃草,可是我不吃的东西也不能让你们白吃!”这样,这只狗霸占了盛满稻草的马槽,赶走了以草为生的马和牛,而它自己却只看着稻草不吃。后来,人们用A dog in the manger来讽刺那些“占据职位或物质却不做事的人”。这与汉语中的说法“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