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8014 点击:

作者:赵清丽
  【摘要】本文就多元人才观的认识与解读、以及探讨多元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多元人才观对于英语创新人才培养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英语类专业;多元人才
  【作者简介】赵清丽(1978.7-),女,汉族,河北南和人,邢台学院外国语学院,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功能语言学及话语分析。
  【基金项目】邢台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XTSK100)“我市高校英语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研究”和邢台学院校级项目(编号:XTXYYB029)“多元人才观视角下的英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的成果。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新形势下英语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处于发展的转型和突破期,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多元化,英语专业教育由单一的英语专业转向英语类专业,也开始向多元化发展(仲伟合,2013)。但英语教学与改革仍面临困境和挑战:人才培养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教学质量下滑;师资队伍教育观念亟需转变等。外语专业的教学需要改革、创新和重新定位。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已进入基于多元社会需求和以多元目标为导向的新阶段。目前对多元人才观的研究更多的是理论层面的探讨。在多元人才观的实践层面尚未展开深入探讨(文秋芳,2014)。本文将从多元人才观的认识与解读,以及多元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角度进行梳理与探讨,,以期对英语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指导。
  二、对多元人才观的理论探讨
  1.对多元人才观的认识和解读。对于多元人才观的认识和解读,外语届尚未形成统一看法。文秋芳(2014)指出,当前外语人才类型分类各不相同,缺乏统一的标准。她对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类型进行分类,并对各层次人才群体进行了界定。第一层次为英语类专业人才的总体培養目标是英语类高级专门人才;第二层次依据学生就业的性质,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第三层次是依据所选专业的方向,将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划分为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商务英语、专门用途英语研究等若干小类。
  胡文仲(2013)指出,从2010年起,外语教学进入以培养多元化外语人才为主的阶段,英语类专业教学需要从多元化视角重新定位,按照培养方式、层次、目标全方位多元化模式培养学生,强调要注重人文教育在英语类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英语专业应回归学科本位,着力于培养“人文通识型”或“通用性”人才。
  张绍杰(2010)认为英语类专业的发展定位应面向多元社会需求和多元目标取向。他提出,学科定位、教育目的以及培养目标这三个问题影响着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在学科定位方面,英语类专业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在国际交流和文化传播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英语学科在高等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正确地给学科进行定位,才能把握学科性质和特点。英语专业教育要平衡好“人文教育”和“技能培养”。在重视语言培养的同时,要认识到英语学科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同样要重视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方面的塑造和加强。在教育目的方面,他认为教育目的是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基础,并决定着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教育要面向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的需求,英语教育要兼顾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的同时,同时兼顾个人发展的需求。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一系列专业建设问题,确立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各类院校的英语专业应该解决的基本问题。
  在对多元人才观的认识与解读方面,学者们都强调了人才培养目标和英语类专业的定位,指出培养多层次、多元类别的人才,强调了人文素养和人文教育在多元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与培养目标是英语类专业实践多元人才观的基础和导向。
  2.对多元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目前对于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初步阶段。文秋芳(2014)在对多元人才观进行深入解读的基础上,从学科需求、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需求出发,深入剖析了多元人才观在英语类专业教育中实践所面临的问题,并给出了三种应对策略。首先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其次是考虑英语专业学科内涵,第三是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等素质。为应对这些挑战,文秋芳(2014)提出英语类专业课程设置的共同框架,将语言教育、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作为外围三个板块,实践教育置于中心位置,板块之间紧密融通,互相渗透。共同框架具有灵活性、融通性、实践性和差异性四个特点。
  王苏雷(2015)分析,探索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初步阶段,其中包含多元化的培养专业、课程类型、培养层次、人才类别四个方面。在专业方面,他认为应向更加多元化的专业模式发展。高校还可结合自身特点与优势来发展特色英语专业,从而帮助解决英语类专业人才同质化现象。课程类型方面,他主张以文史哲等人文学科为依托,将语言课程和专业知识课整合为综合素养课。培养层次方面也应在多元人才观下,根据学校类型和师资等资源分层次培养。多元需求方面,除了社会需求,学生个体的多元发展需求也应得到体现。人才类别多元化体现了这一需求,可避免模式相同和人才结构单一。
  在对于实践多元人才培养的研究中,学者们强调了英语类专业教育教学中要基于学科内涵和社会需求以及个性化需求,突出语言教育和人文性、通识型教育以及实践性教育。高校要突出自身特点与优势,体现差异性,注重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与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
  三、借鉴意义
  学界一致认同在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实施多元人才观。仲伟合教授(2013)指出,多元人才观是探索外语类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制定国家质量标准的逻辑起点。英语类专业教育应以质量为核心,注重内涵发展,重视提升教学质量,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重视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培养层次多元化。
  在综述多元英语人才观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出,英语类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根据学校特色确定专业发展目标。因为各高校办学层次不同,学校性质不同,所以各个院校的英语类专业培养目标不能一刀切,要具有自己的特色,要结合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市场就业导向,设置多个选修方向,以适应社会的多元需求。因此各类各层次院校定位专业发展目标时,应在对学生个性需求和市场就业情况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色,发挥自身的特长,同时结合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专业英语,从而避免专业同质化现象。就地方高校的英语类专业来说,其培养目标应立足本地区,辐射周边,为本区域的企业提供多元英语人才,提升本区域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能力;为本地区的中小学提供高素质的多元化英语教师,提供本地区英语教育师资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