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作者:孙政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教育事业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时在不断完善的素质教育体系下,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重视提升学生们的核心素养。本文通过简述新时期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及核心素养的概念,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新思路进行了研究与总结。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孙政,武汉民政职业学院。
一、新时期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北京外国语学院张连仲教授在2018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发表了以《以核心素养为目的,改良职业英语》为题的讲话,会议指出高职英语教学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教育时要突破学科的思维的限制。
相关研究人员做了关于高职英语教学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3%的学生持肯定观点,认为高职英语教学极其重要,尽管高职英语这门学科在学生中的喜爱程度仅仅为5%。 这也就证明了随着新时期的到来,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地进步,同时在新时期人才培养与课程标准的改革形势下,再加上全球化的趋势愈演愈烈,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有着越来越频繁的往来,因此,高职英语的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二、核心素养的概念
欧盟在21世纪初发布了以《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素养》为题的研究报告并指出核心素养是一个大的集合,其中涵盖了一系列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从这一观点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核心素养的目标定位中不存在对象的约束,也可以说这一说法是带有模棱两可的性质的。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目标定位通常是大家口中常说的“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但什么样的工作才算不错的呢?因此这一说法也是相对模糊的,这就导致了大家对核心素养的认识也是处在一个模糊的层次。所以,核心素养在教学领域内就可以被看作是学生为了达到目标而需要的能力要求。
相关研究者在2016年将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了具体划分,包括信息意识、健全人格、自我管理、国际理解、乐学善学、问题解决、理性思维等十八个要点。
因此,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就可以被理解成英语思维能力、英语语言能力、英语文化能力和英语学习能力。 英语语言能力也就是学生的英语词汇、口语、语法和语音等知识;英语学习能力即学生学习英语策略和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英语文化能力指的是学生对中西文化的认识了解程度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进而体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思维能力也就是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逻辑思维和定量及定性分析等的能力。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路径
我国与世界其他各国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新需求,并实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路径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英语教学课堂中导入中西方文化教学。高职英语相对普通英语来说更注重英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课堂中导入中西方文化是十分必要的,以下面两个案例为例。
第一个案例我们来讨论一下中西方在酒文化方面的文化差异。中国人在酒席上大都通过劝对方多喝些酒来表示尽了东道主的职责,并同时表达自己的热情好客。如果对方喝得越多就表示对方很给自己面子,主人也就越开心。相反,若对方饮酒甚少或根本不喝酒,,中国人就会觉得对方看不起自己并会感到不高兴。在带有商务性质上的宴席上,中西方的餐桌礼仪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异,西方人并不觉得饮酒多少代表什么含义。西方人在对对方敬酒时,并不会有劝酒一类的行为,认为对方意思一下即可,他们觉得对方饮酒的多少与商务谈判的成功与否并无直接关联。这一文化差异的形成是因为西方人对于饮酒来说,在餐桌礼仪上往往会细酌慢饮,认为饮酒是一种礼仪。所以,我们需要将酒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相结合,做到尊重对方国家的文化。
第二个案例我们来讨论一下国学经典中唐诗的英汉翻译。英汉翻译主要追求的是译文的通顺及内容与原文的忠实。众所周知,英汉翻译的难点在于中西方文化差异,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在不违背忠实、通顺的原则下又能体现原文作者的行文特色和语言风格呢?这就显得很不容易了。押韵、对仗是唐诗的行文特色,如句子中的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等。因此,在当今汉语言文化非常受欢迎的情况下,学生多学一些中外文化差异,国学经典汉译英知识,增加共同话题,应该对职场中跨文化商务活动很有帮助。
通过讲述上述两个例子,大家可以认识到,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我国与国外其他国家的交往越来越深入,需要更多的英语人才,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导入中西方文化教学,进而使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有所了解,有助于提升高职英语人才的核心素养。
2.应开设多元化的选修课。为了使那些對英语学习有很大兴趣的学生有更多的选择,高职学校应向学生们提供多元化的选修课,比如开设英文电影鉴赏课、国际商务谈判课、英美文学课、国学经典翻译课以及西方文化课等等,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无论在英语语言知识还是口语交际能力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当然对于英语语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说,还可以开设英语四、六级课来提高学生的词汇、语法、听力、阅读和写作的水平。建议开设英语四、六级课是因为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报名英语四、六级的人数呈急速上升趋势,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学生开始重视英语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说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对人才外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致使英语四、六级考试近年来在高职院校中越来越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另外,由于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更注重英语的实际应用,因此为了提高学生们实际完成任务的能力,高职院校还可以开设商务写作课和商务口语课。在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写作大赛和口语大赛中有一部分的考题就是要求学生基于某个特定的商务活动场景进行写作和口语表达。
相关推荐
[李岩] 基于现代统计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陈小娟] 基于一体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刘滨] 基于性别角色的社会工作硕士新生专业学习动机调查
[陈琼妹] 基于网络环境的期刊工作中期刊评价创新的影响及启示分
[蓝敬瑶] 基于新时期汉语文学理念的时代化特点研究
[白静华] 多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初探
[曾凡菊 谭永前] 基于Multisim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王鹏] 基于培训有效性的企业员工培训问题与对策探讨
[王晖] 浅谈如何实施人性化管理提升团队核心竞争力
[石亚鹏 李元 樊] 基于52单片机的语音定时提示器制作
[任立飞 穆绍帅 ] 基于FEO算法的平面度误差评定
[范耘] 基于知识型馆员的虚拟团队模型
[张兰] 基于社会化媒体的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
[李文丽] 工程造价专业“基于工程实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沈维明] 基于政府采购下的图书采访新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