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tougao@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6495 点击:

      【摘要】注释性翻译和解释性翻译是两种重要的翻译方法,在翻译和文化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文化翻译与语义等值的关系、解释性翻译和注释性翻译与文化传递的关系,以及由于文化空缺而造成的解释性翻译与注释性翻译的必要性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解释性翻译;注释性翻译;语义等值;文化传递
      【作者简介】于洪江,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
      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这就意味着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有着其特定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个性”显而易见地影响着翻译工作的顺利进行。如何才能在翻译中准确传递不同文化间的信息,从而达到语义等值呢?注释性翻译和解释性翻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 文化翻译与语义等值
      文化翻译是翻译领域的难点,涉及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包括历史、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语言文学以及宗教信仰等在内非常广泛的概念。文化翻译要求译者把原语的“形”“神”“意”在译语中尽可能多地体现出来,以达到传播原语文化的目的。但又因为文化包罗万象,有着深厚的历史沉积,要通过翻译用目的语语言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并非易事。因此,在翻译中,既需要研究语言,也需要研究文化。既要充分而全面地显示原语的信息,又要顺应目的语读者的需要,达到文化的交融。在翻译中要达到文化等值,首先要做到语义等值。
      等效原则是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提出的。关于翻译的性质,奈达首先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观念,经过之后的研究发展,又改称为“功能对等”。所谓等效,就是译文带给目的语读者的感觉与原语读者读完原文的感觉相同。换句话说,译语对译语读者产生的影响要与原语对原语读者产生的影响从理论上完全一致。奈达“功能对等”的内涵是,译文从语义到文体与原文实现最大程度的對等。一般来说,所有文化翻译中的等值翻译主要是指语义等值。语义的含义是“词语和句子的意义”,是对事实含义的表达。语义可分为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表层意义就是一句话或一个词的字面意思,深层意义是指一句话或一个词的隐喻。费道罗夫说过,文学翻译要“充分传达原作的思想内容,并在功能、修辞上与原作等值”。文化翻译不仅要达意,即在思想内容上对等,更要传神,做到形神俱备。
      二、注释性翻译与解释性翻译
      1.文化传递与注释性翻译。翻译不仅仅要求语言文字的对应,更要达到传递文化的目的,需要尽最大可能精确地将原语文化信息传递给译文读者。译作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译文读者的反应,即他们通过阅读译文,对原文信息理解了多少。但文化要在翻译中得到体现,需要借助多种翻译策略。是采用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还是意译(Free Translation)?直译是指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意译是指要将原文的意思完整表述出来,要达意,要传神。翻译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承载很多原语文化信息的句子,比如专属于原语文化的特殊事物和特别人物。这时译者就必须将原语文化信息添补上,以便向译文读者解释清楚。此时就可采用直译加注方式,用注释性翻译解释清楚。例如,历史人物或地理位置的名称直译时一般都必须在翻译中加注。
      比如,翻译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此时,如果译文读者不很熟悉“周瑜”和“黄盖”,便要在这两个人物之后加上注释。
      注,Zhouyu, Huanggai, two great generals during Three Kingdoms Period.
      又如,中国人经常提到的“阿Q精神”,解释阿Q就得用加注方式:
      注,A small character in Luxun’s famous short story “The True Story of Ah Q”, who was very good at self-comfort but suffered a lot in his life.
      2.文化传递与解释性翻译。解释性翻译是一种翻译手段,可以通过适当地添加删改而在原语使用者和译语使用者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跨越由于文化不同造成的鸿沟。但解释性翻译又不同于注释性翻译。解释性翻译是直接将缺失的信息融入译文中,是一种隐性填补的方法;而注释性翻译则采用一种显而易见的加注的形式。解释性翻译分为解释性增补法、解释性替代法等。解释性翻译在西方学者中大为推广,伽达默尔( Gadamer)认为,翻译始终是解释的过程;奈达(Eugene Nida)也认为,翻译就是解释意义;斯坦纳(George Steiner) 更是在其著作《通天塔之后》(After Babel) 中把翻译放到了阐释学(hermeneutics) 的背景下进行研究,探求翻译中的意义理解和解释的理论,他认为一切交际都是通过翻译来实现的,而一切翻译又以其是否解释出原语表达目的为翻译是否成功的评判标准。
      当英语比喻句中出现的喻体与中文中喻体相差甚远时,,阐明中英文喻体对换,采用解释性替代翻译法就非常重要了。由于比喻句中喻体差别很大,中国读者往往无法直接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具体实例有:“He is as cool as cucumber ”不能将其直译为“他像黄瓜一样冷静”,而应译为“他很冷静。”类似例子还有,“as coward as a rabbit” ——胆小如鼠,“as dry as limebasket”——口渴得不得了,“as poor as a churchmouse”——穷得叮当响,“as thin as a pin” ——骨瘦如柴等等。
      上述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汉语和英语分属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有时在一种语言文化中的常见之物在另一种语言文化中却无从表达。此时为了译文的通畅,可从译语文化中选取与原语文化意义相似的词汇及事物进行解释性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