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270 点击:

      【摘要】布卢姆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受到许多国家教育界的认可。本文认为将该理论应用于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有显著的现实意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矛盾。移动学习模式的出现可极大地克服阻碍掌握学习理论应用于常态教学的不利因素。此外,利用移动学习形成的自主学习模式与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型课堂可以有效增加学习机会,减少学习需用时间,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关键词】掌握学习理论;中等职业教育;移动学习
      【作者简介】金宁菊,福建省福州文教职业中专学校。
      通信技术与移动设备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移动学习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是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毋庸置疑,移动学习对于传统学习模式的触动是巨大的,学者们也纷纷从不同维度与视角探讨了其在教学中的作用。本文试图从掌握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特别是中等职业英语教学中实施效果的角度,来分析移动学习的积极作用。
      一、掌握学习理论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适用性与必要性分析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的背景下,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本杰明·布卢姆(Benjamin S. Bloom)于1968年提出“掌握学习理论”(Mastery Learning Theory)。该理论影响深远,,许多国家借鉴该理论进行教育制度改革或教学模式变革。“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必须在对先知知识达到一定的掌握程度,并通过测试后才能学习后续信息。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先知知识,他们就需通过额外的学习支持(如额外的学习时间或改变教学方法)进行矫正学习,然后再次进行测试。这个循环一直持续到学习者达成教学目标,方可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掌握学习理论表明,教学重点应该是不同学生学习相同材料并达到相同掌握水平所需的时间。而传统模式给予所有学生的学习时间和教学方法都是相同的。在掌握学习的过程中,师生的职责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学生的失败更多的是由于学校或教师的指导问题,而不是因为他或她自身能力的缺乏。因此,在掌握学习的环境中,教师的挑战就是能否提供足够的时间、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相同的学习水平(Bloom,1981)。由此可见掌握学习理论在教育观念上重在“普及”,即力求使所有受教育者形成近似的教育效果。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重在培育社会基层生产力,力求受教育者能够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带有浓厚的普及性教育色彩。由于入学没有较高的门槛要求,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课整体水平较低,而且中职英语教学普遍会遇到一个明显有别于其他学科的难题:同一个班级的学生英语水平过于参差,即水平差距问题往往严重于其他学科。中考英语分数从一百多分到十几分不等,对小学初中英语知识一片空白或有大量盲区、不会说英语、不敢开口说英语的学生大比例存在。作为非母语学习,学生学习英语需要在创设的语言环境下不断地被刺激、操练才有可能真正掌握。每周两节课对于班级人数众多、英语能力标准差过大、普遍缺少学法指导的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传统的、以平均水平进行的教学方式常常顾此失彼,效率极为低下。
      综上所述,掌握学习理论在指导思想上与中等职业教育有很高的契合性,将该理论运用于中职英语教学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二、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在中职教学中应用掌握学习理论遇到的问题
      掌握学习理论与传统教学在具体实施中的最大不同在于:在教学过程中频繁地安排对学习者的评价与矫正过程。虽然在传统教学中也存在类似的评价与矫正教学环节,如小测、讲评与复习等。但掌握学习理论中所要求的评价矫正环节在次数上要更为频繁,在工作内容上要更为复杂。这也正是导致掌握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难以指导常态教学,往往局限于一些探索性的试验教学或教学展示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矛盾:
      1.掌握学习理论要求教学中安排大量冗余时间用于评价矫正循环与现实中英语教学学时有限存在矛盾。由于存在总学时的约束,即使学习者明显还存在知识缺陷,一般也无法再安排学时进行矫正。
      2.教师有限的精力和评价矫正循环要求的高工作量之间存在矛盾。掌握学习理论要求教师对不同接受类型的学习者安排不同类型的教学设计,并教授存在一定差异的内容。这样的工作量利用传统教学手段是不大可能完成的。
      3.评价效率低与矫正学习时效性要求高之间存在矛盾。矫正学习需要较高的时效性,但在传统教学中,相关评价工作主要依靠手工完成,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无法做到实时反馈。评价效率低下,包含在评价中的矫正建议就有可能与学习者的状态不匹配,从而造成矫正失效。
      三、移动学习可有效拉近理论与现实的距离
      首先,移动学习为教与学提供了良好的泛在学习环境,有利于缓解理论与实践在学时上的矛盾。无线网络与移动设备技术的完善使人们可以随时收發多媒体信息,实时进行交互。面对传统教学中遇到的学时限制问题,学生们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利用课余时间,结合在线学习内容与在线家庭作业开展形成性评价与矫正学习。传统线下学习中无法实现的多轮次矫正学习,在移动教学中得以实现。此外,移动教学通过碎片化学习,克服了中职生学习持续性较短的短板,使得学习总投入时间得到保证。
      其次,移动学习可以提供多种教学线索,使得在矫正学习阶段,多种教学手段得以并行。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者,移动平台上可以呈现PPT课件、讲义、微课视频、3d虚拟情景、外部学习资源链接、内容推送、在线答疑以及群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形成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个人学习与协作学习、符号传递与情景认知相结合的教学环境。由此形成教师的多个“分身”,在虚拟与现实结合的世界里,不同类型的矫正学习接受者可以得到不同“分身”的指导,大大压缩了教师的实际工作量。
      再次,专业移动平台具有信息发布、专业题库、客观题自动批改、语音识别、成绩汇总分析、学生个人学习轨迹记录等自动功能,一方面使教师从繁重的手工作业批改中得以解脱,另一方面也使得评价反馈效率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