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036 点击:

  【摘要】 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作为技能课如何在其中融入博雅教学理念?本文以上海兴伟学院的一门《汉英笔译》课程为例,从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定位为议论起点,结合博雅教育的定义及内涵,并以“以翻译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模式”为课程设计理论框架,对该校本课程进行需求分析、目标确定、内容选择、课程实施,并通过前测与后测、问卷调查、参与性观察、分析学习日志等形式对课程进行量化和质性分析,其结果作为本门课程行动研究的初步成果,同时也可供其他“博雅式”或“非博雅式”翻译课堂参考。
  【关键词】博雅院校;汉英笔译;课程设计研究
  【作者简介】王誉晓(1991.09-),女,汉族,湖北洪湖人,上海兴伟学院英语系,武昌首义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口译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法。
  【基金项目】2019年上海兴伟学院校本教学改革项目。
  一、 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汉英笔译》作为英语专业本科的一门核心课程一直被公认为是“听、说、读、写、译”里最后一项技能课。课堂最流行的讲授方式是先简要介绍翻译理论,再讲翻译技巧,然后配有对应的练习材料用于学生巩固提高(文军,2004)。这种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虽然对翻译技能提升有一定帮助,但是其固定的教材、因循守旧的练习材料和唯一的参考答案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单一化了学习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翻译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武光军,2006)。而新出台的《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也强调了“要打破这种以语言技能为训练的怪圈;以文学素养培养为主要抓手,打造英语类专业的人文情怀;既要重视英语类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学习研究能力,又要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体现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思辨能力等的培养”(仲伟合,2015)。这就对现行的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设计提出了变革需求。
  做到“分层卓越、各显特色”,上海兴伟学院①基于博雅教学理念的治校之本,在全校范围对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修改,要求在各教育教学环节中融入博雅教育理念。鉴于此,厘清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定位以及博雅教学理念的内涵,并基于此调整翻译课程的教学目标,重新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学评估方式对于该校本课程的质量的提升十分必要。
  二、 研究的理论依据
  1. 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定位。翻译课程存在“翻译教学”和“教学翻译”的区别于1981年由加拿大学者德利尔(Jean Delisle)提出。前者目的是教学,翻译是手段;而后者手段是教学,翻译是目的。这两个概念的区别至今依然为人引用,也引起了更多关于不同层次的翻译教学定位的讨论。结合我国课程设置与考试大纲等国情分析,李红青、黄忠廉(2004)认为,,有关翻译的教学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 一是纯粹作为外语教学手段的教学翻译;二是作为外语专业课的翻译教学;三是作为翻译专业课的翻译专业教学。第一层次归于教学翻译,目的是提高外语水平;第三个层次归于翻译教学,目的是培养职业译员;第二层次外语专业翻译教学,是它们之间的过渡,既是外语教学的高级课程,同时也是培养翻译人才的初级课程。由此看来,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既包含翻译教学,又包含教学翻译。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哪一个比例更重,笔者认为应该取决于课程学习者的双语能力等,需要依据校情、学情等再做具体权衡。
  2. 博雅教育的定义及内涵。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的名词缘起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最初指“适合自由人的知识”(沈文钦,2009),其最高目标是“人的理性的自由发展和德性的完善”(许占权,2012)。随着历史环境的变迁,从雅典时代的拉伯雷(Rabelais)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学者弗吉里奥(Giovanni Schiapareui),从工业时期英国科学家普莱斯特里(Priestkey)、教育家维塞斯莫· 诺克斯(Vicesimus Knox),再到20世纪英国的赫胥黎(Huxley)、纽曼(Newman),美国的赫钦斯(Stuauss)及施特劳斯(Strayss),博雅教育的定义与内涵也经历了许多演变,从“自由人的教育”到“贵族式的教育”,从“艺术与科学”到“知识即目的”再到“人人的博雅教育”(许占权,2012)。
  那么,现代博雅学院应依照何种博雅教育内涵?这种缘起于古希腊,又在近现代兴盛于英美的教育思想如何在东方大地上扎根?有没有前人的优秀实践可参考?美国巴德学院的乔纳森·贝克(Jonathan Becker)(2005)基于自己与同事和圣 · 彼得堡国立大学共同创建的俄罗斯第一所正式认可的博雅学校(斯莫尔尼学院)的实践提出了现代博雅教育的定义及内涵:“现代博雅教育是为培养学生的学习欲望、训练批评性思维、有效交际以及公民义务的能力而建立的高等教育体制。它的特色是有一套灵活的课程,允许学生选择,要求学习不仅要有深度还要有广度;它交互性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要求学生在课堂内外直接使用批评性的读本。”该定义明确了博雅教育体系里不可分割的三要素: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法,并对上海兴伟学院这样一所新兴式博雅院校在实践教学方面指明了方向。笔者在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及方法的选择上也会重点参考该定义。
  乔纳森·贝克(Jonathan Becker)提及“博雅教育”时倾向用“liberal arts education”,故意与“liberal education(文科教育)”做出区分,因为他认为博雅教育不仅包含文科教育,也包含理科教育。用乔纳森的话说,“现代博雅教育不只重视艺术及人文。如果博雅教育要实现它塑造有素质有责任的公民的功能的话,它必须包括涵盖定量社会科学的社会科学,传统或跨学科的生命自然科学。简而言之,它不只以那些‘伟大著作’为重心。”由此看来,博雅教育应“涵盖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内容”(魏善春,2009)。这一定义内涵与2020年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上)——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素质要求吻合度很高,值得任课教师多加体会并在课程中加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