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8363 点击:

  【摘要】“课程思政”是近年来针对高校思政教育出现的新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对于我国目前培养合格的应用型外语人才至关重要。近年来,各个高校在众多课程中尝试引入思政教育,其中商务翻译课程因其独特的课程特点在这一实践中备受关注。本文以商务翻译课程为研究载体,分析将思政教育引入商务翻译教学的可行性,并探讨实现两者融合的路径,希望能对当前的商务翻译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商务翻译;课程思政;融合
  【作者简介】王晓慧(197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和跨文化交际。
  【基金项目】2019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MTI校企协同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SJGZ20190030)。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基于这一重要论述,很多高校纷纷开展跟课程思政建设相关的研究,学术界人士也从理论角度展开了对课程思政的广泛探讨,同时作为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者的高校教师群体在各自专业领域进行了丰富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2020年4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它为外语类各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其中《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指南》指出,商务翻译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但包括提高学生运用翻译策略和技巧翻译各类商务文本的专业技能,而且需要加强培养学生在商务翻译实践中识别并尊重文化差异的素养,从而提升跨文化翻译能力。这一要求为探索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提供了指导。本文将首先从宏观层面探讨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可行性,然后从微观层面探索“课程思政”与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相融合的具体实践路径,最后进行总结反思,以达到更好地融合。
  一、商务翻译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可行性
  1.课程性质——跨文化交际。在高校中,商务翻译课程都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它体现了商务知识、翻译技能和跨文化交际素养的有机结合,其中跨文化交际是其核心特点。在国际商务环境中如何保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并提升跨文化翻译能力是本門课程应该达到的重要教学目标。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本身就非常契合培养文化自信的要求,在商务交际中通过翻译文本传播中国文化和价值观,所以具备围绕文化价值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条件。
  此外,鉴于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文化涵度高的特点,无论是对于翻译这个职业、翻译过程还是译者,他们都会涉及跨文化交际知识,都有大量的思政元素可以挖掘,,同时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在开展思政课程教学实践方面大有可为。
  2. 教材设置——理论知识配以案例分析。基于当今社会对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目前各类商务英语翻译教材均具有的特点就是介绍和经济文化相关的商务理论知识,同时配以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并体会总结实际语境中应采取的交际策略和翻译技巧,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正是这种理论知识加上案例分析的内容设置特点,使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在与思政教学融合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为对于商务翻译课程来说,单纯学习政治理论并不现实,但可通过阅读和翻译各种商务文本,选取其中与课程思政内容联系紧密的案例,利用课程优势把枯燥的理论和生动的案例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树立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时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可以说商务翻译课程教材设置特点也为课程思政的开展提供了合适的载体。
  3. 培养目标——拥有政治素养的商务翻译人才。一般认为,高等教育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让学生变得聪明有能力,另一个是让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可以说,这两个目的正好对应一门课程的三个目标。在高校中,一门课程的开设至少要达到三方面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将这三个目标内化到商务翻译这门课程上,对应的就是学习商务知识,掌握翻译技能,培养跨文化交际素质,而这三方面目标使商务翻译课程与课程思政产生了必然而又紧密的联系。
  具体来说,首先,学习商务知识指的是思政学习必须具备相应的商务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理论与案例相结合,深入挖掘其中包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学习重要的政治理论知识,树立文化自信。其次,掌握翻译技能就是要求学生在具体翻译实践中能够“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所翻译的内容,确保译文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思想”。这样就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涉及意识形态或国际政治方面的翻译材料应该考虑到课程思政方面的因素。最后,培养跨文化交际素质指的是学习商务翻译课程的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商务翻译的主要实施者,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必然会影响我国的跨文化交流,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时刻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把它作为开展一切商务活动的准则,努力成为具有思想政治素质的商务翻译人才。综上所述,在商务翻译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
  二、商务翻译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
  既然在商务翻译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可行的,那么如何挖掘翻译课程中隐含的思政资源,并把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活动是课程思政教学中值得探讨的关键问题。相比于传统思想政治课的简单粗暴、难以推行,新时期很多课程尤其是商务翻译课程,凭借其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紧密结合的特点在思政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开展具体教学活动过程中, 任课教师应努力实现思政教育全程融入,并使之成为商务翻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备课环节——课程设计要体现思政元素。课程设计是教师备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把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的第一个环节。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商务翻译无论在教学理论方面还是案例都可能借鉴国外经验,涉及国外各类材料也在所难免。设计课程内容时,教师既要具备专业素质,选定合适的教学材料,同时要具备敏锐的政治眼光,能够透过知识体系表面,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结合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向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授翻译知识和技巧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比如,在商务翻译课程的“翻译商务谈判书”单元中,设计构思时既要聚焦商务谈判书的撰写规则,同时也要跳出商务谈判场景,将“商务谈判”这一商务活动与我国对外合作基本原则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诸如“平等互利”“合作共赢”之类的思政教育元素。之后,教师可以把“平等合作”引入课程的素质目标中,让学生在学习商务谈判这一知识点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这一商务活动的思政要求,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自觉践行我国对外合作的基本原则,从而实现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