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8123 点击:

  【摘要】本文在质性研究的基础上,从课程规划、翻译实践和师资力量等方面入手,分析海南本地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应用翻译能力培养的现状,并提出在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海南高校应做出相应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规划课程设置,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促进翻译实践,优化师资力量和师资结构,自主开发符合自贸港建设、体现本地特色的翻译教材,提高英语应用翻译人才的培养水平。
  【关键词】自由贸易港;应用翻译能力;培养研究
  一、 引言
  翻译可分为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文学翻译指诗歌、戏剧、散文、小说等文学领域的翻译;非文学翻译也称应用翻译,指法律、科技、旅游、商务、政治等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翻译。事实上,在翻译市场中,非文学翻译所占的比例远超过文学翻译。换言之,应用翻译在实际生活中的需求远远大于文学翻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对外贸易与交流日益增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是,我国目前普遍存在应用翻译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优秀翻译人才的培养需要极其漫长的过程,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如何提升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应用翻译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凭借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海南获得了许多发展机遇,先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紧接着又乘着经济强国战略的东风,获批建设自由贸易港。在此背景下,海南对应用翻译人才的需求不言而喻。国际旅游岛和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必将加大海南在旅游、经贸、商务、科技、医疗、政治、文化、历史等领域对应用翻译人才的需求。但海南高校对英语应用翻译人才的培养是否能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目前尚未清楚。本文旨在探讨海南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应用翻译能力培养的现状,以窥其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二、 海南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应用翻译能力培养现状与问题
  课题组通过查阅官网信息等途径,初步调查了海南七所院校在英语专业翻译能力培养方面的情况。调查学校既有公办院校也有民办院校,既有综合类院校也有特定领域的专业院校,是较有代表性的海南高校。其中,省部共建和國家“211工程”建设综合类院校一所(高校A),师范类省重点院校和师范类省属普通院校各一所(高校B和高校C),省属本科综合类院校一所(高校D),省属普通高等医学类院校一所(高校E),民办的经济(公共)管理专业和特色专业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一所(高校F),民办普通本科综合类院校一所(高校G)。
  由于疫情原因和其他客观因素,课程组未能进行实地调研,也未能获取更多一手资料,但官网信息是各高校发布的可靠信息,可信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从中进行有价值的质性分析。调查范围主要涵盖翻译课程设置、翻译实践、师资力量等方面。
  1. 翻译课程设置。通过调查发现,在海南各高校当前的英语课程设置中,翻译课程的设置尚不够成熟和完善,设置有专业英语翻译课程的高校寥寥无几。本地高校中,英语专业的培养更倾向于旅游英语和师范英语,而服务于自贸港建设且需求潜力更大的商贸、科技、医疗、法律等专业性高、实力性强的相关英语翻译领域却鲜少涉及。现有的英语翻译课程仍以传统的课程设置为主,如《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汉笔译》《汉英笔译》等。但也有令人欣喜地发现,即《实用英语翻译》《旅业翻译实务》和《商务翻译实务》等对接自由贸易港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课程已经崭露头角,说明地方高校已经有意识地在设置服务自由贸易港和海南本地需求的翻译课程。七所高校中,目前仅有两所设有翻译硕士点,在高层次应用翻译人才的培养方面仍然任重道远。
  2. 翻译实践活动。七所高校中,仅有高校A设立了翻译实习基地。因此,在学生翻译实践的培养方面,本地高校应考虑校企合作,建立更多翻译实习基地,在“课内+课外”的模式中提升学生的应用翻译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课程组在调查中发现高校A紧紧抓住海南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作为门户的有利条件,以及2010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提升为国家战略的契机,利用与省外事侨务办、省文体厅等建立的已有实习实践平台,积极参与博鳌亚洲论坛、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海南国际冲浪节、援发展中国家热带农业与旅游合作项目等重大涉外会议、会展、赛事活动,搭建培养既熟悉外事、旅游会展、赛事业务、热带农业,又具备高级专业技能的实用型翻译人才的良好实践平台。“课堂+会场+赛场”的应用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或可为其他高校带来借鉴意义。
  3. 师资力量结构。本地高校目前尚未设立专门的翻译学院,英语应用翻译人才的培养任务主要由各高校外国语学院承担。通过查阅官网,课题组发现本地高校翻译专任教师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学历上以硕士为主,职称上讲师居多(如表1所示)。如今,国内高校对聘任教师的学历要求多为博士(偶有硕士),但仍不足以支持高校的长远发展。就海南本地高校而言,研究翻译教学的专任教师少之又少,例如,A高校外国语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40人,但从事翻译教学或翻译研究的仅有15人,而CDEF四所高校的官网上并未见翻译专任教师的有关介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有些高校甚至会聘用非翻译专业的教师来教授翻译课程,张冠李戴,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师资力量的欠缺严重阻碍了英语应用翻译人才培养的进程。
  三、 自贸港建设背景下的英语应用翻译能力培养
  研究表明,用人单位在翻译领域的需求以实用文体翻译为主,其中科技、外事外交、经济类翻译的需求位列前三,且注重翻译人才的心理素质、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对计算机能力的要求也很高,希望翻译人员能够熟悉常用办公软件和翻译辅助软件;同时,用人单位比较重视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和经验。为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更好地服务于自贸港建设,海南高校在学生英语应用翻译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须与时俱进,摆脱传统的培养模式,不断创新。
  1. 对接市场规划课程设置。地方院校在应用翻译人才的培养中,应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培养与其相适应的翻译人才。当前,海南高校的课程规划鲜少涉及英语应用翻译课程,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有统计表明,国内现有4万多职业翻译人员,超50万相关从业人员,3000多家专业翻译公司,但能够胜任翻译工作的合格人才缺口却高达90%,高水平翻译工作者人数更少,大约只占市场总数的5%。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高校培养阶段的课程设置未能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学生未能接受与市场相吻合的相关训练。因此,在课程规划方面,海南高校应设置服务自贸港建设的相关领域和方向的专业翻译课,如商务翻译、外贸翻译、涉外法律翻译、科技翻译等,培养学生的应用文体翻译能力,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翻译人才。从外地引进专业的应用翻译人才是解决市场需求的途径之一,但本地高校对应用翻译人才的培养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