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697 点击:

      摘 要: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对于转变教育方式,落实“三全育人”理念、提高学生思政素養、推动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教师思政意识、教材内容、融合效果、教学功利化、评价模式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此,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要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调整策略,以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刘芙(1987.03-),,女,汉族,陕西咸阳人,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高职英语教学。
      当前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要积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力求在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政素养。《大学英语》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将会转变英语教学的思政教育手段,提升高职院校培养综合人才的能力。
      一、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转变思政教育的形式
      当前,不少高校在思政教育方面形式单一,主要依赖思政理论课程,或是在一些纪念日举办一些活动,单一的形式使得教学效果比较差,难以适应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需求。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将思政元素和英语教学内容相融合,不仅可以拓展英语教学内容,还可以丰富思政教育的形式和手段有助于解决思政教育形式单一、效果较差的难题,提高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水平。
      (二)有助于落实“三全育人”理念
      “三全育人”理念对于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具有指导作用,高职院校要以这一理念为指导,在各学科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大学英语》课程具有受众广和内容丰富的优势,能够很好地融合思政元素,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从而改革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拓展高职院校“技术和品质”双重教育的发展思路。
      (三)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政素养
      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是通过专业的思政教育课程,很少在专业课程中进行专门的思政教育。但是由于思政教育课程的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不符合当前高职学生的发展特点,学生的思政素养有待提高。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能够将思政教育融入英语知识学习和英语交流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在接受英语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政知识的洗礼,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政素养。
      (四)有助于推动英语课程改革
      英语课程是各级学校的必学课程,随着国家在教育改革方面采取一系列举措,《大学英语》课程必须进行改革,课程思政教育的发展为《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带来契机。《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中要注意把中国传统文化加入其中,同时教师要注意改革教学模式,不仅要将英语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在英语素材选取上下功夫,重视思政元素在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政教育,以此来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
      二、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英语教师思政教育意识不足
      《大学英语》教学内容较为广泛,不仅包括英语知识,还涉及地理、历史等学科的知识。由于教学时间不足和教学目标的局限,英语教师更关注如何将教材中的内容完整地呈现给学生,对于进行延伸教育有所忽视,尤其是缺乏思政教育。部分教师有海外学习的背景,对于国内社会发展状况不了解,思政教育意识和能力严重不足。有的教师缺乏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全面了解,在实际教学中片面解读,学生的价值观因此受到不良的影响。此外,一部分教师认为思政教育有专门的课程,不是自己的职责。总体而言,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不足,难以在课程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
      (二)《大学英语》教材内容具有局限性
      高职院校通常会选择和本科院校一样的大学英语课本,而本科院校所用课本具有极高的专业性,不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材缺少一些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侧重于现实生活和西方文化,学生可能会受到了西方不良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严重缺失,严重影响了《大学英语》课程中进行思政教育的效果,也不利于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三)《大学英语》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有限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思政教育有专业的教师和相应的思政课程,很少在其他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所以,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偏重于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讲解,重视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而没有有目的性地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中,在教学准备阶段也没有深挖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在这样的教学思维影响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很难和思政教育相融合。
      (四)专注专业知识,功利性明显
      英语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英语结合应用能力,因此大部分教师侧重于课本知识的讲解、习题的完成和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完成教学计划和达成教学目标是首要任务,或是指导学生考取一些证件,以便更好地就业。大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重视的是期末考试能否及格,四、六级考试能否通过,所以在平常学习中只是进行大量的题目练习和英语文章的阅读,以期能够顺利通过考试。英语教学功利性非常明显,致使思政教育在英语教学中几乎没有“阵地”。
      (五)英语教学评价模式比较单一
      学生成绩是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通过教学评价,教师能够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而改进教学方式。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评价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和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是评价考核的主要内容,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平常学习表现的评价,未涉及思政教育方面,反映不了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因此,很难促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改进和优化。
      三、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策略
      (一)提高英语教师思政教育意识
      英语教师是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的主要力量,只有教师充分地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才能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首先,教师不仅要重视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还要重视自身思政教育意识的提升,革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在培养学生英语专业技能的同时重视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其次,高职院校要推进课程思政在各专业的实践,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努力提升教师的思政素养,提升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的能力,以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的目的。

    20220613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