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摘 要:小学是基础教育中的关键阶段。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小学英语成为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中语言学习的重要部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程目标、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体,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独立分析、探索、感知、实践、质疑、创造,以获取英语知识与技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作者简介:赵小兰,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实验小学。
小学英语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目标、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交互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独立分析、探索、感知、实践、质疑、创造,以获取英语知识与技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消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课堂是教育的重点,是教学的主阵地。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很大程度上只是被动地聆听、接受教师的知识讲授。学生也只是局限于对教材知识的掌握,并没有深层次地理解与运用。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现代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自主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通过阅读、听讲、分析、探究、质疑、实践等多种方法学会并习得知识与技能。那么,小学英语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着哪些不足和问题?
一、小学英语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分析
(一)教师的课堂教学
1.“以教为主”。教师在整堂课中讲授时间过长,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过少甚至没有。
2.教师对教授内容所对应的课标要求理解不全面、不透彻。
3.教师对所授内容教学目标的设置和课堂实践不合理、不科学。
4.课堂中需要学生完成的有效学习任务没有得到很好界定,有的任务低效甚至无效。
(二)学生的课堂学习
学生内在自主学习的动力没有得到很好地激发和驱动,具体表现为:
1.厌学。三、四年级的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浓厚,但到了五、六年级,有的学生开始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特别是到了中高年级,两极分化严重。
2.学习能动性低,课堂意志力比较薄弱。
3.没有积累和形成课堂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三)效应后果分析
“以教为主”的单向式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重讲授轻习得,学生满足于被动接受知识传输,学习方式是“接受”和“掌握”;课堂上,教师对文本的分析解读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和思考,学生学习趋于表面化和浅层化;学生自主学习内在驱动力也得不到很好的激发。由此可见,培养和发展课堂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在核心素养教育实施过程中尤为紧迫。
二、小学英语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实践
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教师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传授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在基础教育阶段,小学生能力和品格的培养最为重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践行核心素养的最主要的渠道之一。以下策略是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摸索探究到的小学英语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策略:
在课堂活动中,英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听、说、读、写、唱、演、玩等方法,综合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1.情景创设。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背景,巧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真实情景中,学生通过情景体验,捕捉和理解情景所传递的信息,由以往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思考,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所要学习的内容。如五上Unit 6“Asking the Way”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如何从学校到横店影视城或如何从家到动车站等情景,学生在真实的问路和指路中根据路程远近选择相应的交通工具,能更好地身临其境式参与学习。他们在课堂活动中(如:Excuse me. How can I get to Hengdian World Studio? You can go there on foot. Because it's near.Thank you. You're welcome.)将原有的知识储备如地点、交通工具名称等在问答中再次加以运用。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App如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自行搜索,并用英语描述路线图。学生根据课件上的路线图交流讨论,把本单元知识迁移运用到生活实际中的同时,英语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培养。
2.设疑。对于思维活跃的小学生,英语课堂也是一个不断设疑、释疑的教学过程。教师适时设疑,给予学生充分的解疑时间和空间。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在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乐于探究一个又一个梯级任务,从而在不知不觉中习得本课英语知识和技能。在五上Unit 8“My Friends”Part A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两个问题a) Who is Peter' friend ? b) Where is he doing?听文本音频找出答案,以培养学生捕捉文本细节的能力。教师也可以先让学生猜测文本内容,然后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验证,并进行发散性思维拓展。如教学五上Unit 4“Weekend Activities”Part B时,上课伊始,教师先呈现Part A 中Sally一家去了电影院,借助How about Wang Tao and Yang Ming?这一问题,让学生就几个地点进行选择,然后顺势教授本文的地点名词Science Museum,又以“They meet________in the Science Museum.”让学生猜测他们在科学博物馆遇到了谁,引出了机器人robot。再让学生说说自己心中或是自己所了解到的机器人会做些什么(What can robots do?),綜合学生所言并肯定机器人为人类所做的贡献,笔者由此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找出王涛他们在科学博物馆所遇到的机器人会做的事情(What can it do?)。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兴趣盎然地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在完成每一个学习任务后都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英语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
202209112334
相关推荐
[何静]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
[邓红梅] 新疆高职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引导途径探析
[张春燕] 浅谈高职学生如何管理
[姚君 陈玥竹]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于杨] 高职高专课堂上的英语教学特点分析
[陈小娟] 基于一体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潘屹宁] 浅谈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干红霞] 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教会学生自觉管理
[马炳] 中文课堂教育程式心理因素分析及操作策略
[谢开芬 王友智] 如何利用化学实验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杨文婕] 如何培养中职生化学课堂实践应用能力
[刘学通] 新课程标准下优化课堂中注意的几点问题
[黄素梅]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周淑贞] 提高河南农村留守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赵志强 高妍] 论大学生成才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