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5944 点击:

  摘 要:张爱玲于一九四四年创作了短篇小说《桂花蒸 阿小悲秋》,作品语言优美灵动,不乏温情与人间冷暖,寄托了作者希望借助普通人的生活来书写“传奇”的这一愿景。本文将采用语言审美与翻译审美的部分理论,对该篇小说西敏(Simon Patton)的英译本进行语音、词汇、句篇等层面上的分析与探讨,通过分层级的评析可以发现译者运用审美想象力对原文进行了恰当的翻译,再现了原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关键词:《桂花蒸 阿小悲秋》;西敏;语言审美;翻译审美
  《桂花蒸 阿小悲秋》这部短篇小说初载于1944年12月出版的《苦竹》杂志第二期,后来又收入《传奇》增订本。该部作品相较于张爱玲其他小说而言,人物的心理描写稍许少了些针锋相对的刁钻刻薄,多了诸多场景、环境布置的写实性描写,文风带了更多温情,或许这正是张爱玲希望写出普通人的“传奇”的真实写照。
  本文的译者之一——澳大利亚的 Simon Patton(中文译名为西敏)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着近20年的翻译、教学与研究经验,翻译了迟子建、北岛、伊沙、顾城等一系列中国现当代作家、诗人的作品。本文将要着重赏析的是西敏的翻译版本。值得一提的是,张爱玲本人也对该部作品进行过大刀阔斧的改写式自译,改动并去除了部分故事情节,下文在赏析时,遇到合适情况会将两者进行比较,看译者们是如何“择善从优”地进行翻译艺术审美与筛选的。另外,为了更加条理化、系统性地对译文进行评价赏析,笔者将参考《翻译美学》语言审美分析的结构层级论,与文化翻译与文化审美章节,从文化词翻译、语音翻译、词汇翻译、句篇翻译这四个角度来对译本进行评析。
  一、文化词的翻译处理
  由于文化同审美关系密切,因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文化的审视、对文化之美的采撷能力很大程度关系到译者是否能够将原文中的文化因素进行解构,并通过高度灵活的处理方式传达给目的语读者,使他们也能够领略到源语文化的魅力与精髓。然而由于不同民族人类在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中处于不同的地域与环境所积累的经验,除了一些共通的特点外,也积累了很多不同的经验,中西民族文化心理也因此有同有异,而源语文化同译语文化群体不同的心理、习性,对译者进行跨语言文化概念、意象、意境等传达与转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桂花蒸 阿小悲秋》这一标题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西敏首先对其做了对应式的直译“Steamed Osmanthus Flower: Ah Xiao's Unhappy Autumn” 后,又在开篇首页末端给了注释:
  “The fragrance of the osmanthus flower is synonymous with autumn. ‘Steamed’ refers both to the heat and the humidity of an oppressive Indian summer. The title is also a metaphor for the heroine, who is past her prime.”
  不得不说西敏为了保留源语的文化意象,以将其内涵、意蕴完整地传达给译语读者,是下了很大功夫的。想必外国读者对“桂花”并不算熟悉,而为何要在“桂花”后加“蒸”,,这一富含地方色彩的文化词恐怕作为中文读者的我们也未必能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理解(或许会直接理解为将桂花进行了食材的蒸煮),更何况是外国读者。因此西敏将“桂花”“蒸”“悲秋”这些意象进行了拆分,做了不厌其烦地解释,可见其忠实原文、保留源语文化色彩的翻译审美态度。张爱玲在自译这部作品时,则是直接更换了题目来迎合读者,达到减少文化交流阻碍的目的。
  同时,在西敏的英语注解里,我们也看到了“Indian summer”这一文化负载词,同中文习语中的“秋老虎”“小阳春”有几分相似,进一步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在语言表达时彰显的多样性。
  同样的例子还有阿小早上带着儿子百顺来到主人家,同对门的阿妈打招呼,诉说他们来主人家时的遭遇:
  原文1:“今天来晚了——断命电车轧得要死,走过头了才得下来……”
  译文1: “I'm running late this morning. The blasted tram was jam-packed like a can of sardines and I wasn't able to get off until we'd gone past my stop.”
  原文“断命电车轧得要死”译成“The blasted tram was jam-packed”便已經达到了形式上的对等。而西敏通过增译,添加了“like a can of sardines”这一常见的英语文化习语,给译文带了几分英式幽默与趣味,似乎生动地再现了当时列车上拥挤的情状。根据上下文语境来理解,这一增译读者还是可以接受的。另外一个例子是早上阿小在主人厨房刚忙活了一会儿,便招呼百顺来吃早饭:
  原文2: “百顺!……又往哪里跑?这点子工夫还惦记着玩!还不快触祭了上学去!”她吆喝。
  译文2:“Baishun! Where's that child got to now? This is no time to think about playing. Come and have your breakfast and then get yourself off to school!”she scolded.
  “触祭”一词来自吴语方言,指祭祀时桌上摆放的供品是千万不可触碰或享用的,否则便显得心意不诚;若有人(尤其是小孩子)不懂事而去触碰,便“触祭”了,显得“贪吃”了,因而“触祭”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译者在对该词进行翻译处理时采用祈使句表达了命令的口吻,但并未将原文的文化内涵,尤其是词语的褒贬程度予以体现,因而稍有欠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