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摘 要: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浓郁,难以自主投身于英语知识探索中。由于教师常将课堂主导权握在自己手中,学生的知识接受过程存在严重的片面性与被动性,主观能动性未得以充分激发。新课改落实后,教师逐渐认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本文将围绕学生自主学习,就初中英语学科的课堂教学策略展开初步分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策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殷红玲,敦煌市第二中学。
在新课改持续推进过程中,教师逐渐意识到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以往的应试教育理念逐渐淡化,教学工作开始朝向素质教育方向迈进。对于初中阶段学生而言,英语学科知识与其生活间的联系较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能够用到英语的地方极少,因而导致学生难以具备学习积极性,更不具备自主学习意识。以往的教育活动呈现出显著的“灌输式”倾向,探索性的严重缺失导致学生难以深入理解掌握学科知识,这是影响教育成效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各初中英语教师需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借助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投身于知识探索中,切实提升教学效率。
一、运用自主学习模式的意义分析
教师应深入分析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结合教材知识体系构建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具备丰富教育价值、创造价值以及实践价值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应是以学生为主体而展开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做好身份转换,以一种引导者的身份组织学生主动进入到学习中,以活动为载体展开实践与探索,并在此过程中完成深度思考与知识再创造。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学习是一种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学生能在此过程中积累大量学习经验,并逐渐形成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得到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
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根本导向,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教育核心,反思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显著问题。以往的初中英语教学普遍呈现出重理论而轻实践的问题,教师仅以书本知识为主要传授内容,未能给予学生更多实践机会,这就使得“哑巴英语”的现象严重,间接式的知识学习难以保障学生能够获得充足的学习经验。基于此,各初中英语教师应明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形成良好的知识探索欲望,确保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能力上的提升,而非简单的词汇积累。从这一层面而言,运用自主学习模式的价值显著,能有效推动教学改革的再次深化,提升教育模式与学生实际学习需求间的契合性。
新课标强调,英语教学应当侧重于认知、情感、技能三个领域,不仅应落实好知识传授及思想引领,还需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由“学会知识”变为“学会学习”是当下的首要任务,掌握学习策略、培养学习能力,是教育改革重心。“以活动为中心,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应在教学活动中展开实践,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成为语言知识的实践者,不再像以往一样盲目追随教师。将这一自主学习模式运用于初中英语课堂中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语言的内在需要,使其从知识接受者变为知识探索者。
二、开展自主学习教学活动的原则
一是教师需始终以学生为课堂主体,避免“喧宾夺主”。以往教学中,教师始终是课堂中的主导者,学生需在教师带领下学习知识,缺乏自主探索的空间与机会。尽管在新课改进程的持续推进下,诸多教师都认识到了将主体地位回归于学生身上的必要性,但在开展自主学习教学活动时,仍存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这种做法与教学需求相背离,严重影响教育成效。基于此,,现阶段各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公”,使之在自主探索过程中完成知识内化。
二是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引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水平各不相同,差异性显著。为进一步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一般不对学习活动做过多干涉。但这时候班级学生的学习差异将暴露无遗,教师不得操之过急指责学习进度缓慢的学生,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给予其一定的引导与帮助,为其寻找适宜的学习方式。针对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还可适当减轻学习任务,并借助合理分组、同伴互助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步赶上学习进度。而若教师始终以同等要求约束全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将毫无意义。
三是应强调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开展自主学习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投入到知识探索中,而要想达到上述目标就必须保障教师活动的科学性,应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能够借此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探索。教师应以趣味性、实践性及开放性为设计教学活动的根本原则。首先,应以丰富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自主进行知识探索;其次,应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获取直接经验,在探索中获得感性认知;最后,教师需构建出和谐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自由探索中获得学习满足感,同时应突破时空限制,达成线上、线下教育的高效融合。
三、基于自主学习视域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探究
(一)以情境教学引导自主学习
托尔斯泰认为,成功的教学绝不是在教师威慑下进行的,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第一准则。运用自主学习策略的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情境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适宜的教学情境能有效缓解英语知识的枯燥感,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为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以冀教版九年级教材中的“A movie or a play”教学为例,教师可先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有关电影及戏剧拍摄内容的图片与视频资源,引导学生进入到学习情境中,进而使其对电影及戏曲的相关背景产生深度好奇,形成浓郁的探索欲望。此时,为进一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教师可先要求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电影及戏剧作品,在激烈的讨论中做好学习气氛烘托。随后提问学生:“了解完同学们喜爱的电影作品后,老师感受到了同学们对电影和戏曲的热爱。请问同学们是否了解它们的构成要素呢?想不想知道它们是如果拍摄的?”这时,学生的求知欲被完全激起,渴望从课本中找到答案。之后,教师可为学生播放课文录音,在前期教学情境的带动下,学生在这一环节更为投入,学习积极性更高。随后教师提出问题:“What is needed to make a movie or a play?”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并用英语作答。
相关推荐
[农桂山]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助推高职院校工作作风建设
[康丽丹] 小学科技活动课教学问题研究
[柴晓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有意义学习活动的尝试
[李凤芹] 履行高校社会责任推动社会公德建设的路径探索
[李文艳] 建设“以用户为中心”的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策略初探
[李国柱] 初中语文活动课教学反思
[傅业芸] 加强房产档案管理推动房产事业发展
[宋继红] 论经济活动中的成本管理
[朱芸,赵苍丽] 课外活动视角下财经院校大学生职业发展研究
[陆志坤] 如何选择适合小学生的体育教学活动
[谢志清,罗琴] 民办高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思考
[陈建辉] 浅析初中数学课外活动的开展实践
[包阔] 挖掘手工活动中幼儿的思维和创造力
[邓事超]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背景下的学习型、创新、服务型基
[朱本国] 推动新时代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