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6962 点击:
      摘 要:本文从标记性的定义与划分标准入手,通过与作为传统的母语迁移理论之一的对比分析理论对照分析,从标记性差异假说的角度探讨语言的标记性对母语迁移规律的影响,试图解释目标语及母语的标记程度对母语可迁移性的制约作用机制,,进而定位二语学习过程中易产生错误与困难的区域,以期为母语迁移理论提供新的解释和说明,并为外语教学提供指导与借鉴。
      关键词:语言标记性;母语迁移;外语教学
      作者简介:张萍(1981-),女,山东聊城人,阳泉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第二语言习得。
      一、引言
      对于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迁移现象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如对比分析理论、认知性建构理论、普遍语法理论。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语言迁移现象进行阐释,探索语言迁移现象的内在规律。近年来,从语言的标记性划分角度对语言迁移现象进行分析,成了研究热点,与传统的母语迁移理论相比较,语言的标记性划分有力地解释了母语迁移的规律,以及学生在二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学习障碍。目标语及其母语相对应的标记强弱,强力影响到母语的可迁移程度和学习困难区域,成为国内外学者广为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以回顾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点,试从标记性差异假说角度分析目标语及其母语对应的标记强弱对母语迁移产生的影响,进而分析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二、对比分析理论的母语迁移观
      (一)对比分析理论的迁移观
      综观其发展历程,对比分析理论对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产生的影响尤其深远,该理论主张语言学习是对语言刺激形成自动的反应而自然而然习得的过程。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主要源于相对应的母语相似特征的干扰,即母语交流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旧的语言习惯,会干扰新的目标语的学习掌握。母语干扰的产生源于它和目标语之间的差异性。当两者特征相似时,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会产生正迁移,会促进外语学习;相反,当两者存异时,母语的交流习惯就会对学习者产生负面的影响,形成负迁移,进而出现困难区域。故此,对比分析理论认为,目标语和母语的差异性越大,外语学习者所遇到的学习困难越大。
      (二)对比分析理论的局限
      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对此理论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
      该理论提出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差异性决定学习困难的论断太过绝对。后期的多种迁移理论研究证明,目标语学习产生的困难,除了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还会受到包括学习者的学习动力、语言的标记性等因素的影响。
      该理论很难说明外语的学习者可以能创造出与母语表达截然不同的话语表达方式。Dulay & Burt 的研究显示,中介语产生的错误未必全部都由迁移产生。
      儿童习得母语时,外界几乎不会试图纠正其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语言学习错误,这说明了语言习得的过程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大量研究表明, 对比分析理论尝试从母语和目标性的差异性角度,来分析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困难。但它过于单一、绝对化,不考虑其他因素,导致其并没有科学地预测到实际出现的学习错误。
      三、标记理论的母语迁移观
      (一)标记性的定义
      标记性(markedness),最早是由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学家Trubetzkoy 在他的论著《语音系统》中提出,重点是对语音特征进行区分。Richards将语言的标记性定义为较为基本、常见和自然的语言成分是“无标记的(unmarked)”的,反之,较为罕见、抽象和特殊的语言成分就是“有标记的(marked)”。如:在语音学角度,[i]是无标记的,[y]是有标记的;在语法学角度,不定冠词“a”是无标记的,而“an”是有标记的。
      (二)标记性的划分标准
      如何判定语言有无标记性,根据各学派、各学者对标记性理论的研究结论,划分语言的标记性的标准大致有:1.语言的类型学上的标准,即特殊的语言类型是有标记设置,符合语言的普遍性规则的语言是无标记设置;2.语言形态上的标准,即组合或聚合上形态复杂而多的语言是有标记设置,反之是无标记类型;3.语言的使用频率上的标准,即无标记性语言知识点比有标记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换言之,语言的标记性程度呈现不同的梯次等级、语言特征简单、使用的频率较高,其标记性程度就会越低;反之,语言特征较复杂、使用的频率较低,其标记性的程度就会越高。
      四、标记性差异假说对母语迁移的解释
      (一)标记性差异假说的提出
      国外学者 Eckman,Kellerman,Zobl 等人最先从标记性理论层面研究了母语语言迁移现象。为了充分解释母语迁移现象产生的原因,Eckman提出了“标记性差异假说”(markedness differential hypothesis)。该假说认为:
      目标语中的学习内容比母语中相对应部分标记程度越强,学习难度就会越大;
      学习内容的困难程度,和目標语中的学习内容的标记性程度一致;
      目标语中的学习内容比母语中相对应的部分标记性弱,学习难度就会降低。
      该假说强调,当母语学习内容为无标记特征而相对应的目标语为有标记特征时,迁移最容易发生,学习困难也相应产生;而母语中的语言结构是有标记的,相对应的目标语中的语言结构是无标记时,迁移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就不大。Eckman 以/t/和/d/的清浊音对立在英语和德语中的分布为例,进行了阐释:在英语中,这两个音位的对立可以出现在词首(如:“tin”-“din”)、词中(如:“betting”-“bedding”)和词尾(如:“bet”-“bed”),而在德语中,这样的对立只出现在词首和词中,而不出现在词尾(德语的词尾只有清辅音,没有浊辅音)。Eckman 发现以德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比以英语为母语的德语学习者遇到的困难更大。从类型学标记性来看,这两个音位在词尾的对立比在词中和词首更具有标记性,因此,由于英语的标记性强于德语,德语的规则就更容易迁移到英语学习者的中介语中去形成负迁移,从而造成英语学习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