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霞女 字数:4477 点击:

【摘要】从平淡、普通的生活中捕捉刹那灵感,通过人物的细节和语言,写出一篇成功的习作,对初中学生是一个考验。本文结合笔者20余年的教学经历,详述如何引导初中学生在生活中发掘故事,以教材为范学习写作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细节;语言;人物形象

一篇文章,读后能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常取决于作品里的人物是否被刻画得形神俱备,生动感人。不少学生总是迷醉于繁华绮丽的新鲜词语,以为只要有漂亮的文字就是好文章,却不知道成功写活人物,真正使之活生生“站起来”的关键,不在于文字的漂亮与否,而是取决于在捕捉人物个性特征上下功夫。

一、刻划细节,以形传神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发现学生在“写人叙事”时,喜欢用外貌描写,可是来来去去总那么“三板斧”。比如写小女孩,必是“她有一张小小的嘴巴,眉毛弯弯的,就像弯弯的月亮”;写男老师则是“他中等身材,国字脸,两只黑眼睛炯炯有神”;写女老师,更离不开“她长着一张瓜子脸,一双水汪汪的黑眼睛,穿着一条漂亮的裙子,婀娜多姿,美丽极了。”这样的人物描写,千人一面,难以将人物写活。

“人不可貌相”。单靠描写人的外貌来刻画人物,常让人感到描“形”有余,写“神”不足。像美猴王孙悟空,虽然外型独特,但读者印象深刻的,不是他的尖嘴猴腮,而是他的“大闹天宫”和“三打白骨精”;猪八戒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不是他像猪,而是他的“好吃懒做”“搬弄是非”。至于鲁迅笔下的阿Q,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所以,要令人物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应从具体的细节入手,抓住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事件,以形传神,才能使人物深入人心,跃然纸上。

如朱自清著名散文《背影》。这篇散文因成功地刻画了父亲的“背影”而被人们广为传诵,故一谈到中国现代散文,不能不提到朱自清;一谈到朱自清散文,就不能不说《背影》。在文章中,作者匠心独运:先对父亲买橘子的背影进行细致的描写刻画,“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穿黑色衣服与他家中亲人去世有关,黑色给人以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继而以“蹒跚”一词描绘了父亲走路的姿势(走路蹒跚的父亲要经过铁道,一不小心就会磕着碰着,一定是令人十分担心的)。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最后,作者还描写了父亲爬月台时的动作——“攀”“缩”“倾”。为何用“攀”不用“抓”?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攀”。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是多么的令人揪心!用“缩”字有什么好处?“缩”字说明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如果手掌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这时的儿子,心情该是多么紧张。同样,“倾”字也十分巧妙。父亲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他“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个“倾”字表明父亲要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这是一个艰难努力的背影!

就是这样,作者通过一系列的细节,刻画了父亲“沉重、蹒跚,但艰难努力的背影”,从而使父亲“深沉的父爱”在震撼读者心灵的同时,也使父亲的形象刹那高大,跃然纸上。

二、活用语言,凸显个性

言为心声,语言最能反映人物内心世界。《范进中举》里的胡屠户庸俗自私,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作者如何刻画这个市侩小人?作者用一系列对比的同时,活用了“语言”:范进中举前,胡屠户称之“现世宝”,极尽侮辱;范进向胡屠户借盘缠参加乡试,被“骂了一个狗血喷头”,骂作“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范进中举后,胡屠户的态度骤变,非但上门送贺礼,称范进“贤婿”“姑老爷”,还当众夸范进“才学又高,品貌又好”,“是天上的文曲星”,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通过这一系列独具个性的语言,将胡屠户刻画得生动逼真。

《孔乙己》中,鲁迅先生对咸亨酒店的掌柜着墨不多,但一句反复多达四次的“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便极鲜明地刻画了掌柜自私冷漠的嘴脸。穷困潦倒的孔乙己长久没有出现,人们漠不关心。掌柜记得孔乙己,也只因他“还欠十九个钱”。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了腿,掌柜见着他没半句问候,开口便是讨债:“你还欠十九个钱呢!”通过这样的“语言”,,掌柜的市侩个性立竿见影。

莫泊桑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父亲是一个典型。于勒叔叔早年行为不正,糟蹋钱,把他应得的遗产吃得一干二净后,还占了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结果被人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到美洲去。后来于勒叔叔赚了钱,表示愿意赔偿父亲的损失。于是,“一文不值”的于勒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父亲因为经济拮据,所以日夜渴盼于勒叔叔早归,以解窘境,以致只要见到从远方返航的船只,总禁不住感叹:“唉!如果于勒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喜欢呀!”但当父亲在船上遇见朝思暮想的于勒,知道他一贫如洗时,父亲便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唯恐避之不及,生怕他重新拖累“我们”。这些言行举止,使父亲丑态尽露,自私、贪财的形象鲜明而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