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 字数:7438 点击:
  摘 要:本文主要探索“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首先阐述了“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条件,接着剖析了大学英语课程实施“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已经取得的实践成效,之后提出了“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政融合”;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龚菊芳(1982-),女,广西桂林人,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英语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英语课程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应当及时吸纳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成果,与时俱进,进行“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构建符合本校发展需求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一、“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条件
  (一)内涵
  从宏观来说,“课”代表专业人才培养,“证”代表职业岗位要求,“课证融合”是指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要求相融合。从微观来说,“课”代表专业课程,“证”代表职业考证,“课证融合”是指专业课程与职业考证相融合。
  所谓“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把职业考证项目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要求相统一,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考证内容、职业岗位要求相融合,使学生毕业时获得“双证”甚至“多证”,从而实现高就业和优质就业目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条件
  人才培养定位、职业岗位标准和职业考证项目的确立是实施“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条件。首先,高等院校每个专业都应明确是为哪个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培养人才,即确立人才培养定位;其次,应清楚对应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的标准,即职业岗位标准,从而明确人才培养规格;最后,要确立对应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考证项目,作为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
  二、大学英语课程实施“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等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实施“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主观性强,与职业岗位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大学英语教学团队所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计划培养的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存在一定距离,使人才培养规格与行业企业需求产生偏差。
  (二)课程体系以学科体系为主,不能满足职业人才培养要求
  目前绝大多数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以学科体系为主,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以向学生传授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缺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教材以知识体系为主,不能满足实践教学要求
  现行大学英语教材基本上以知识体系为主。尽管某些教材增加了实训内容,但理论与实践结合有限,仍无法满足实践教学要求。
  (四)专业教学团队以校内教师为主,无法胜任职业人才培养重任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团队以校内教师为主,而校内教师绝大多数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尽管高校强调培养教师的“双师”素养,但由于教学任务重、下企业难等客观原因,使得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机会和时间较少,阻碍了教师“双师”素养的提升。即使有些高校聘请部分企业业务骨干担任兼職教师,但他们往往只是举办一两次讲座或上一两次课,流于形式,无法担当职业人才培养职责。
  三、“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结合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项目,我学院在2020级进行了“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开展了一系列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效地解决了上文提到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设计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确立人才培养定位、设定职业岗位标准和选定职业考证项目后,大学英语教学团队设计了“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方案。其设计思路是:1.对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进行科学化、标准化规划,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标准化设计;2.用职业岗位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并考虑学生就业后的可持续发展;3.用岗位职业能力来描述人才培养规格,重点关注学生能做什么;4.融合学历证书与岗位职业证书,把考取职业证书涉及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要求融合到各专业课程中。学院按照以上思路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专业名称、入学要求、学习年限、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范围、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专业实训课程表、课程结构、教学进程表、专业教师任职资格和实训装备等12项标准化内容。教学进程表分素质模块、理论与实践模块、考证模块、就业模块和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模块5个模块。其中,考证模块是围绕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选择的3个职业考证项目所对应的9门专业核心课程。
  (二)重构工作过程系统化专业课程体系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以职业人身份开展学习,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为路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项目教学、工学交替为手段开展教学,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校内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校内考试与职业考证相结合等来开展多样化考核。
  (三)聚焦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新题型,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用人单位重视求职者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加大听说能力训练的比重。自2016年6月起,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听力部分去掉了短对话和复合式听写题型,新增新闻听力和讲座听力题型,增强了题型的实用性。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新增题型出发,比较听力新旧题型的差异并进行有关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影响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根据反馈获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部分新题型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实用性,符合当今社会人才发展需求,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