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柄任 字数:4655 点击: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由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改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视野,加强对初中生道德教育的研究,是解决初中生成长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问题。但是,从当前初中德育教育的组织和实施来看,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改进和解决,这使得初中道德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文章从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出发,对新形势下初中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期对当前初中道德教育进行有效的改进和优化。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教育;德育教育;初中德育

立德树人是当代学校教育最基本的工作,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从当前初中德育教育的实践来看,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缺憾,这对立德树人的思想在初中教育系统中的贯彻和实施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更多地注意和提升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工作。

一、初中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一)德育教育缺乏个性延伸

当前,我国初中德育工作的教育工作开展普遍以“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为主。德育教育缺乏个性的延伸性,学生是具有个性差异的个体,每个学生都巨大的发展潜能。在德育教育工作上需要采用个性延伸的德育教育形式,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青春期阶段,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这就导致他们比其他年级的孩子更加渴望被认同和被尊敬。但是,“一刀切”的德育管理模式不仅很难适应初中生的这种发展需要,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他们的人格发展,使他们的叛逆和叛逆心理更加恶化,从而影响到他们的道德素质和提高。

(二)心理德育健康缺乏

初中生不论是心理还是情感都比较敏感,普遍存在着较重的自卑情绪、较强的自我意识。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常常会被其自身的发育特征所左右,产生反抗、对抗情绪。此时从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下,德育教育的开展应该从心理方便对初中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从而使学生摆脱青春期的困扰。但从目前德育教育的现状来看,教师还在盲目地进行“照本宣科”的道德教育,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激起学生的反抗情绪和心理。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根据其心理特征,采用针对性的德育管理措施,,使其获得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素质。

(三)德育工作有待深入

在立德树人思想不断深化的今天,初中德育教育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初中教师要改变过去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观念,并运用各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和技术,以适应学生的道德素质发展的需要。但是,从当前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来看,班主任在实施德育教育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作为学生的班主任,不仅要担负起对班级的管理、组织和实施的重大责任。这就导致了班主任在教学中的精力和时间常常被分散,很难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道德教育上。所以,在立德树人的大环境下,要有效地提高和加强初中道德教育的效果,就必须注重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能力。

二、立德树人理念下初中德育工作的开展路径

(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由于成长环境、智力发育和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具有很强的个性和差异性。为了使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真正面向所有人,使其全面发展,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每个人的不同,并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才能更好地提升初中德育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比如,对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可以采用引导、奖励、鼓励等方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对性格比较外向的,则可以采用简单明了的方法,以多种形式进行德育渗透。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而年轻的学生则更希望获得老师的认同和尊敬。因此,在现实的道德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做到因材施教,还要根据其自身的认识发展规律,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比如举办校园文化日、传统文化诵读会、法治知识竞答等,从而有效的充实和创新初中德育的内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道德教育中有所收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关注学生内心世界

初中生处在一个成熟和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的思想更加丰富。所以,在以“立德树人”为大背景下开展初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心灵和心理健康。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可以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把握,既能使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更加紧密,又能为学校的德育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也可以组织一个主题班会,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自由地表达和沟通,既能有效地活跃初中的道德教育氛围,又能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初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是由“教”和“育”两个环节构成的,所以,在“教”的过程中,不仅要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还要不断地改进和创新,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去强化德育教育渗透,从而在有效提升与增强初中德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学生实现综合成长与全面发展。

(三)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