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黄怡娜 字数:3841 点击:

    摘 要:民主使得社会里部分人的利益得以充分实现,然而另外一部分人的利益又该如何保障?民主在运行时,多数人的意志在投票中成了人民的最高意志。民主伴随着国家与阶级社会的诞生而产生,是人民追求利益的形式与手段,带着政治的镣铐披着自由平等的外衣,民主真的有如此美好以至于让人为之上下求索?本文主要从批判与反思的角度研究民主看似平等的光鲜外表下实质暗藏着多数人的暴政的威胁。

    关键词:民主;多数与少数;多数人的暴政

    1 什么是民主

    在普遍的意识里,民主就是“人民做主”、“主权在民”,人民是公意的代表,任何一种权力都无法凌驾于人民意志之上,一个由绝大多数人统治的国家,则被叫做“民主的国家”。民主一词要追根溯源到古希腊的雅典时期,这个孕育了民主制度的摇篮,最早开始实行了公民大会和五百人议事会制度,是践行民主这一概念的最原始最古老也是最基础的形式,奠定了现当代民主制度运行的基本模式。随着雅典城邦的建立,这个海洋文明催生而出的国度迫切需要一种管理整个城邦事务的方式。在小国寡民的城邦特色下,城邦事务的管理是由公民参与公民大会投票表决从而最终做出决定,这就是雅典城邦孕育出来的民主。这种民主,一开始就是伴随着国家的形成而出现的,也随着阶级社会的形成而出现的,因为国家与阶级社会涉及到国家权力即主权的行使。民主,就在这种政治背景下诞生了,因此民主一开始就是政治的产物。

    “从阶级社会形成以来,‘民主’一词的本意是多数人的统治,但这个多数,在一切实行民主制的剥削阶级类型的国家,只是一个相对的多数,而不是就一个国家的总人口来说的绝大多数。”雅典的民主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它属于公民的民主,而公民主体的界定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儿童和外邦人员被排斥在公民主体之外。因此,由公民大会决定的城邦事务也仅符合部分公民的利益诉求。而且,当时类似上议院的雅典最告法院已经丧失了大部分权利,除了审判杀人罪,其全部作用已被五百人议事会、市民大会和法庭所取代,这些机构所有的成员都是享受俸禄的国家官员,全都通过简单的抽签选举产生。

    伴随着政治而产生的民主是否有其最原始最纯粹的内涵?刘瀚在《民主与专政》一书中提到了“原始社会的民主”,原始社会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没有国家、没有法律,世代相传的习俗和惯例便成了其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争端的准则,这是当时“民主”的方法。恩格斯称之为“自然长成的民主制”,列宁则称之为“原始的民主制度”。但是这种原始的约定俗成的公共事务的处理方式在蒙昧时期并不能称之为“民主”,当时国家还没建立,并没有所谓的主权,更没有主权行使的纠纷,故不能将之视为民主的原始状态。民主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甚至国家的色彩,它的产生既不纯粹,也不美好,只是那些所谓的“大多数人”寻求利益的手段,是披着自由平等外衣带着政治镣铐的怪物。

    2 破碎的民主

    早在希腊城邦运作时,对民主的批评、怀疑就络绎不绝,在民主投票处死了苏格拉底之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对民主更加充满了警惧和戒备。柏拉图鼓吹“哲学王”的理念,本质就是在抵御民主制度;亚里士多德提醒人们,民主是由很多缺陷的制度,必须对它时时保持警惕。这句话的现代版本就是丘吉尔的名言:“民主是个不好的制度,但是,还没有发现比它更合适的制度,所以我们不得不用它。”

    修昔底德后来在提起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时写道的,民主只是虚有其名,雅典实际上是被第一公民统治着。民主名存实亡。“国家应该是公民的仆人,而不是相反。”国家与公民之间如何达成平衡,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并不是“民主”二字就可以简单地进行无缝协调的。国家仅此是一个由公民创造出来的统治工具,倘若喧宾夺主,却还要用一种谁也说不清楚是非的方式(民主)去维系,使其之间不至于崩解。这种不充分的民主逐渐露出了破碎的痕迹。社会里的每一个自然人都该享有的平等权利,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在这个实质上是分层的社会结构里,何以凭证多数的意志就是对的,少数人的意志就是“异端”?

    现代资产阶级民主专政的形式,主要是代议制。代议制是工业革命的产物,随着新兴阶级的壮大,其政治诉求的强烈,议会成了代表人民医院的地方。这是一个新兴阶级的代表,却不是全社会各个阶级的代表。而那些底层阶级人民的意愿就此被代表,也就是说,他们的民主权利被代表了。英国资产阶级学者狄龙曾经吹嘘:“英国议会除了不能把男人变成女人或把女人变成男人之外,任何事情都能办到。”

    因此,卢梭便站出来了,他认为主权在本质上是公意构成的,是至高无上的、不能转让、不可分割、也不能代表。他极力反对分权论和代议制的间接民主,他说那样会把主权者弄成“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代表’会使人这个名称丧失尊严。”“如果英国人民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时候,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来之后,他们就是奴隶,等于零了。”

    民主应该建立在平等之上,人与人之间不应该加以互相影响和牵制。但民主的政治制度的初始就已成了一个幌子,它不能等同于平等与自由。卡蓝默在《破碎的民主》一书中说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正在发生着深刻而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迅速地扩张蔓延,时时刻刻都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秩序,而普罗大众和这个世界的权利阶层却仍然在旧的价值伦理和管理体制中抱残守缺,世界已经面对着公共伦理和公共治理的双重危机。

    工业革命带来的不仅是强大的生产力,也带来社会的分化,民主在这个金字塔的社会结构中逐渐成了社会矛盾的始作俑者。就民主选举来说,看起来,选民是上帝,然而实质上,选民只是投票的工具,他们在大众媒体的舆论和政治家的演讲鼓吹中会迷失自我判断的能力;政治家们选举时为拉拢选票的信誓旦旦,在选举之后,他们的承诺绝大多数都是被扔在一边不能兑现在空头支票。民主的泛滥和限制性,是当今民主制度需要反思的。

    3 民主与多数人的暴政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写到:“我最挑剔于美国所建立的民主政府的,并不像大多数的欧洲人所指责的那样在于它的软弱无力,而是恰恰相反,在于它拥有不可抗拒的力量。”托克维尔将这种多数人在政府中掌握的绝对权力和多数人行使的无限权力,以及多数人以压倒性的意见对少数人意见的压制,形成新的专制的现象称为“多数人的暴政”。民主在发展过程中,代表民意的所谓“人民代表”和“议会代表”们往往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公共事务的抉择、法律法规的制定等。多数人的统治成了绝对的、必然的、不可否决的,而这种被扭曲了的民主成了新的一轮社会矛盾冲突催化剂。

    民主过分的注重集体的利益,而忽略了个体的利益。在中国,最典型的时代即是文化大革命时期,那是一场多数人对少数人毁灭性压迫。那个时代里的民主破碎与扭曲成多数人与少数人的对抗,一种不共戴天的对抗。多数原则的民主缺乏弹性,容易形成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价值观,缺少包容性,是政治化背景下政客寻求利益的手段,却以“自由”的名义横行霸道。

    多数人不代表着正确,少数人更不能轻易被断定为“异端”,如果民主成为了多数人意见的集合,那么这必将成为多数人的暴政。民主过程中的“少数服从多数”越来越被质疑,少数人也是享受民主效益的合法人,为何却以多数人的表决通过使其成为民主破碎裂缝下的受害者?

    苏格拉底就是在多数人的公投下被赐予毒药而死的,也正是由此引发了之后柏拉图等人对民主制度的反思与批判。茨威格笔下的《异端的权利》描写的正是“多数人暴政”下的日内瓦宗教改革时期,加尔文的极权统治。“一个国家将被转变成一个僵硬的机构。不可计数的心灵,有着无尽情感和思想的人们,将被紧紧地压缩入一个无所不包、独一无二的体系中去。”在当时极权统治低下,日内瓦这座晦暗的城里大都是加尔文的追随者,他们不容忍也绝不允许任何异于加尔文思想的激进分子的存在,多数人统治的城池里,少数人的意志被践踏甚至烈火焚焚燃烧在十字架下。这种多数对少数的侵害是所谓的“民主”带来的致命性的结局。在多数人的意志下,少数人被民主欺骗得似乎麻木茫然。这是民主在宗教改革时期的破碎和扭曲。

    罗素所言,须知参差多态方是幸福本源。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而民主作为政治的产物,是人们寻求利益的手段,但不是唯一必然的手段,它有其扭曲与不足,其运行中少数人利益的真空必然使人们开始对民主的合理性进行批评与反思。任何事物都不会是永恒的一层不变的,这当然也包括我们所追求的民主,正如丘吉尔所说:“民主不是一个好东西,但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比它更好的东西。”

    参考文献

    [1]刘瀚.民主与专政[M].第2页.北京:法律出版,1987

    [2](英)伯特兰·罗素.西方的智慧[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3]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俄)列宁.列宁选集[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第37页.北京:商务印书,,1961

    [6] 同上

    [7](法)皮埃尔·卡蓝默.破碎的民主[M].第四页.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8](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9](奥)斯蒂芬·茨威格.异端的权利.第二章. 北京:西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