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10004 点击:

【摘要】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在教育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在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合作办学模式下的英语教学在教学模式、教材、课程设置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分析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英语教学困境的对策。 
  【关键词】合作办学 英语教学 问题 对策 
  一、 引言 
  教育作为一项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事业,作为一种传承、选择和创生文化的活动,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全球化形势的挑战和影响。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国际化的影响,我国教育也加快了走向国际化的进程。教育国际化是在一定的国际关系与国内场境下进行的,不同的场境对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教育领域改革开放的新事物自出现后,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2012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基于中外合作办学自身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对学生的外语水平要求较高。目前合作办学中的外语教学主要是英语教学,合作办学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与英语教学质量相关。因此研究中外合作办学中的英语教学尤为重要。 
  二、 合作办学模式下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迷糊。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更隐含着文化教学。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国际化竞争要求的高水平人才。但是,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更多强调的是语言教学,忽视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教师更多的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而对文化素质的培养流于形式。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缺乏,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教学模式不适应合作办学英语课堂的需要。合作办学的英语课堂具备自身特点,中外双方教法对学生冲击很大。中方教师更侧重于课堂讲授,以辅助学生适应外方教师课堂,往往更注重大量的输入而忽视教学模式。教师不能适时调整教学模式,缺乏灵活性。国内教师多以传递模式为主,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外方教师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独立解决问题。但是信息输入量小,不利于英语基础知识的储备。 
  3.英语课程科目设置不合理。按照教育部有关课程引进的三个“三分之一”的要求,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中方学校引进的外方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应至少占全部专业课程的三分之一;由外方教师面授的专业课程门数和教学时数应至少占所有专业课程门数和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这是教育部对课程、课时、师资量的要求。实际情况是,外方教师英文讲授的课程设置达不到教育部的要求,没有相应的课程体系,合作办学本身对英语要求较高,应该具备适合合作办学模式、区别于其他办学形式的课程体系。合作办学专业课程体系如何设置是摆在教学人员及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4.教材选用不适合合作办学项目的实际情况。外方教师课程多数选用原版教材,内容专业性强,加之合作办学生源参差不齐,因此对学生来讲,难度较大,很大一部分学生感到学习吃力。适合学生学情及合作办学实情的教材较少。部分英语教材不能适应当前形势,教材老套,内容陈旧,教材结构不能满足学生需要,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5.双方师资素养有待提高,中外教师缺乏沟通及合作教研。外方教师对学生学情把握不准,完全按照国外课堂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当调整,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中方教师除语言教师外,专业课教师与外方教师大多无法沟通,在知识教授上不能更好的协调指导。如何让双方的教学方式相互融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招生人数逐年增长。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出现了问题,严重影响英语教学质量。部分合作办学院校在引进外智的过程中质量把控不严,导致外方师资质量不高。 
  6.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中外合作办学在招生方面有其特殊性。除此之外,受到地域及办学项目的影响,学生差异较大,不利于教师授课。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语言知识储备少,英语综合能力较差,英语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受挫。另一方面,部分合作办学项目生源紧缺,为达到招生指标降低分数录取,对英语要求不高,导致生源质量较差。 
  三、对策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把语言教学及文化教学目标写入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除基本语言功底外,要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及交际能力,使学生对文化背景有更深入更深刻的认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缺一不可。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针对学生学习的具体阶段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应关注文化教学目标。文化教学目标应涵盖母语文化。 
  2.中外双方教师均应适当调整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学情研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相应调整。并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不应一味采用中式或国外的教学模式。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英语教学需积极创新,大胆探索。在英语课堂上,建议实施以培养交际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增加课堂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及语言运用能力,并关注学生考试技能的培养,强化考生的心理素质。 
  3.改革教学内容,调整课程设置,增加英语课时量。由于合作办学专业对英语要求较高,应设置适合合作办学特点的课程体系,增加课时量。特别是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应增加英语课时比例,为后期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在增加英语课时量的同时,要注意协调与其他专业课课时量的比例,以免顾此失彼。 
  4.选用合适的教材,突出合作办学特色。在现有教材不能满足当前要求下,中外双方教师可根据专业特点、学生特点自编教材,并利用各种数字化平台,增加教材外的内容。研究探索满足合作办学需要的新教材,逐步形成适合中外合作办学特点的英语教材体系。这是当前形势下英语教学应对中外合作办学英语特殊需求的必要手段。 
  5.加强协作,培养双语师资。中外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加强协作,及时教研,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为英语教师提供国外培训的机会,对教学理念进行更新提升,提高教师的英语文化素养。相对于其他专业的教师,对于合作办学模式下的英语教师要求更高。除参加国外的培训外,各高校教师之间应加强互访交流,共同探索研究,相互借鉴。对外方教师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学生学情,教学过程中有目的的增加基础知识的讲解。在引进外方师资时,也应严把质量关。 
  6.分析生源质量,实现分层教学。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基本情况,未来计划及英语水平,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制定培养计划,实现分层教学。分层教学能够同时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英语教学取得更大的成果。另一方面,应严格招生指标,严控生源质量。特别是学生的英语水平可设置单科分数线,不能因为生源紧缺而降低生源质量,以免形成恶性循环,降低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不利于合作办学的长远发展。 
  四、结语 
  随着当前形势的发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近年来发展迅速。一定程度上讲,英语教学质量的好坏对于合作办学项目是否成功起决定性的作用。如何更大程度的利用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如何提高合作办学模式下英语教学的质量是值得深度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应抓住核心问题,,积极创新,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为国家培养出高水平的英语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1]何飞云.中外合作班外方课程学生语言困难分析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6(06). 
  [2]王铁梅.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外合作背景下的双语教学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2). 
  [3]杨春,李箐.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 
  [4]于险波.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外语教学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14(1). 
  [5]张广磊,罗君.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模块化教学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新思路[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1). 
  [6]赵家颖,孙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中外教师合作教学分析——基于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6(03). 
  [7]赵志梅.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英语强化课程的建设——以大连交通大学爱恩国际学院为例[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