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6877 点击:

  【摘要】课堂和谐对师生、生生关系,对提高课堂效率,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创造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自由发展;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情感活跃起来;营造营民主平等”的谐师生关系,达到教学相长。
  【关键词】新课改 课堂 和谐 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
  和谐,原属美学范畴,是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的配合,协调和多元化的统一,心理学家认为,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人和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和谐能产生美,产生最佳效益。
  社会如此,课堂教学也如此。传统的教学,受东方文化的影响,课堂教学偏重知识、偏重考试题目、偏重分数,“不和谐”充斥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各元素间结构欠合理,关系欠和谐,影响了学生的全面、自主发展。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摆脱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从单纯的注重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是非常必要的。针对英语学科特点,构建和谐课堂,我认为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前提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实施和谐课堂的教育过程中,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新型的人际关系包括如沐春风的师生关系和团结互助的生生关系。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施之以爱。爱是教育工作的前提、基础、源泉。给学生以爱,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但要爱学生,还要知道怎样去爱学生,更要知道怎样去赢得学生的爱。教师爱学生,主要落实在“尊重、关怀和理解”六个字上。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怀则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理解学生要求教师把学生当成知己。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次要在师生之间树立民主平等思想。实现师生民主平等,教师要放下架子,融入学生之中,给人一种亲切感,如果学生怕答错问题被老师批评而不举手或站在那里有话不说,那么这常常是由于教师居高临下,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造成的,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多一些微笑,多一些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无错原则”,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各抒己见的场面。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师个人素质的高低,不但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在师生关系上,更是决定了学生对你的态度。最调皮的学生对于德高望重、德才兼备的教师总是十分尊敬甚至崇拜。
  2.团结互助的生生关系是指学生之间的平等、互尊、合作、竞争的学生关系。一直以来的传统教学中,往往能力强的学生易产生骄傲情绪,自以为不错,轻视能力弱的学生,在课堂中抢着答,不听别人意见;差生想到自己基础差,就觉得抬不起头来,在课堂上怕发言,怕引起别人的讥笑。导致差生羞于向优生请教,优生不屑帮助差生,生生之间不融洽。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建构团结互助的生生关系。
  二、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关键
  教学与活动是不可分割的,知识的根本是从实践中来,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活动中体验知识的产生、积累与发展过程。“发现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得多”,思维总是从疑问开始的。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注意,增强学习针对性,在心理上形成一种预期,由此激活与学习新知识有关的原有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对整个的学习活动起到积极的定向作用。只有在真实问题情景中学生才能使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自己的潜能和谐发展。
  创设真实问题情景,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设计问题必须注意两点:一是设计问题应能吸引学生,使学生进入所创设的问题情境。问题要“新”“奇”,难度适中。二是所提问题要形成逐步上升的序列,能引导学生向纵深发展。
  三、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是构建和谐课堂的深化
  发散性思维是对特定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讨论和研究的思维方式。由于它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创造性,它对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具有促进作用。
  四、回归生活世界,是构建和谐课堂的真谛
  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下,如何将生活中的知识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的学好知识、学活知识,是我们在新课标形势下构建和谐课堂中必须要深思的问题。
  五、反思和评价,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延伸
  反思和评价是一种充满生机的教学理念。它既是一种学习过程,又是对一段学习过程的小结,只有不断地反思和评价,才能真正实现学会学习。学习每一节课都要求学生反思这节课自己达到了什么目标,自己在知识与技能、方法以及情感方面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还存在哪些困难等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讨论,使学生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然后提出具体的建议,改进自己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发展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的能力。要引导学生对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分析学习的得失,找到问题的症结。从而全面理解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研究表明,课堂教学在高兴愉快的情绪中进行,学生的当堂学习效果比一般情绪下的学习效果要高得多。因此,要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就必须研究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景等多个因素如何协调相处,使之和谐。和谐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又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更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