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6095 点击:

  【摘要】研究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找到改革传统教学形式、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无效或低效的原因,并就有效阅读模式构建提出了若干策略性建议。
  【关键词】初中英语 有效阅读 教学模式 构建
  有效阅读教学是相对无效或低效模式而言,也就是通过变革、创新纠正导致传统教学模式无效或低效的错误方法。这既是新课改后倡导的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具体的落实措施之一,也是中学英语顺应时代与行业变化需求的改革组成部分。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无效或低效的原因
  造成英语阅读无效或低效原因并非是教师端不尽心尽力,相反,传统模式下英语教师对于教学堪称精益求精,无论词汇、语法、句式等无不细致周到如同外科手术,但是教学效果却往往难以尽如人意。从根本上讲,传统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之所以在效率方面差强人意,学生端的原因所占比重更多。而学生之所以无法取得教师预期中的成效,除去学生个体在语言学习上先天的差异外,更多的则是一种学习态度、学习心理或意识的主动性匮乏。换言之,学生面对英语阅读教学是一种被动、缺乏兴趣的学习状态。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讲、学生听是司空见惯的常态。无论阅读或是听、说、写都是一种知识灌输和被迫吸收的过程。学生绝少将英语学习作为一种异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而仅仅将其当作一种应付考试、获取学分的途径。在这种不正常的状态下,死记硬背成了不少学生考试过关的“法宝”,而不经由思想、意识、理智、情感过滤的记忆和背诵只能是一种低效甚至无效的“走过场”。
  二、构建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模式的策略
  1.将学生重新归位于学习主体的地位。要实现阅读教学乃至整个英语教学的有效,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才是教学的“正道”。特别是在初中阶段,距离高考尚存一段距离,使教师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以生为本”变革教学形式有了条件和时间。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学生在语言学习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围绕学生的真实需求选择教学方法。
  比如,分层教学就是可尝试的手段之一。也就是针对不同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差异开展更具差异化的教学。对水平较高的学生不妨尝试快走一步,在阅读素材选择上融合一些适宜的英语经典名著原文片段或篇章,再以写读后感等方式以写促读,让学生自行摸索一套有助于阅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方式方法。对多数中等水平的学生来说,吃透教材是基础。待教材足够熟练后,再结合历年经典考试真题中的阅读理解辅助教学则能在紧扣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适当提高。至于少数水平靠后的学生,将教材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段落反复朗诵阅读甚至背诵下来不仅能够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语感,也能够使这些学生在不断夯实相对薄弱的学习基础上逐渐赶上集体的进度。
  2.加大课外阅读量,从量变到质变。语言学习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知识教学,教材虽然是优中选优的内容,却不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使语言真正成为交互工具的最终目标。加大课外阅读量是实现英语综合运用、辅助课内阅读提高成效的不二选择。
  除了有针对性地选择名著、童话、寓言、笑话等英语原文作为构建有效阅读模式的辅助措施外,在时下网络和信息资源极大丰富的背景中,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扩大阅读面或者以听促读也是可借鉴的举措。比如各门户网站上基本都开设了英语学习的窗口,其中不乏从小学到高中各阶段课外读物的内容。教师可以选择其中的有声读物推荐给学生作为课外阅读的素材之一,最好是声音、文字同时出现的内容,教师不仅可以借助这些前沿资讯帮助学生积淀阅读量,又可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提高学生对这些课外读物的接受度和认同感而提升阅读成效。
  3.尝试寻找英语阅读的规律与特点。初中阶段英语阅读教学普遍而言具有规律性强、难度较低的特点,这就为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创造了良好条件。比如,不少阅读段落或短文的开头段、结尾段的首句往往是文章中心思想的概括总结,找到这样的中心句一般就能对整个段落或短文讲述的基本意思有所了解甚至掌握。对于多数水平中等或相对较弱的学生来说,尝试寻找英语阅读的规律与特点不失为提高阅读有效性的良策。但归根到底,加大阅读量的积累、持续开展阅读训练才是从根本上构建有效阅读模式的本质措施。
  三、结束语
  英语阅读作为体现语言学习成果的重要展示界面正在成为时下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的部分,甚至正在取代传统碎片式考察手段成为检验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形式之一。构建有效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质乃是摆正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位置,,使英语教学围绕学生实际需要而展开。因此这一模式的构建从学生层面看是“以生为本”教学改革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的体现,从教师层面看则是英语教学回归到语言文化教育、工具应用途径的渠道。
  参考文献:
  [1]孙晓燕.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09):26.
  [2]陈金霞.浅谈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語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201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