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化学教材第27页,也就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设计,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内容是: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做好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室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变化情况。通过观察发现水位上升五分之一。实验分析:(1)氧气约占空的五分之一是事实。(2)教材中的实验在操作过程中有几处气密性的问题要处理:①双孔橡皮塞与集气瓶口的接触;②在橡皮塞上插入燃烧匙的孔隙;③在橡皮塞上插导气管的孔隙;④将燃烧匙里的红磷在酒精灯上点燃后要立即把塞子以及塞子上的导气管一起迅速插入集气瓶中,这个动作要快,就这一点不能保证操作过程中不出现漏气的情况。
通过上述实验的分析,九年级2、4、6三个班的学生又提出了六种空气中氧气的测定实验设计方案;而且每种方案我都在化学实验室得到考证。
第一种实验设计:首先把集气瓶的五分之一处做上记号,再将玻璃片放在桌面上,再在玻璃片上点燃小的生日蜡烛,接着把集气瓶倒扣在玻璃片上,等待蜡烛熄灭,蜡烛熄灭的时候就是氧气消耗完的时候,冷却到室温,再慢慢将玻璃片和集气瓶一起放入水槽中,观察水位约上升集气瓶的五分之一。这样操作下来保证了气密性很好。
第二种设计:首先把集气瓶的五分之一处做上记号,再将玻璃片放在桌面上,再在玻璃片上点燃酒精棉球,接着把集气瓶倒扣在玻璃片上,等待酒精棉球熄灭,酒精棉球熄灭的时候就是氧气消耗完的时候,冷却到室温,再慢慢将玻璃片和集气瓶一起放入水槽中,观察水位约上升集气瓶的五分之一。这样操作保证了气密性很好。
第三种设计:设计思路联想到生活中的拔火罐:事先在集气瓶里放一些细沙,做好五分之一的位置记号,把少量碎旧的报纸点燃放进去,盖上玻璃片当纸屑熄灭时说明氧气消耗完,冷却一段时间,再慢慢将玻璃片和集气瓶一起放入水槽中,观察水位约上升集气瓶的五分之一。这样操作下来保证了气密性很好。
综上所述:看到学生有六种实验设计,我感到无比高兴和自豪。一次实验设计,七嘴八舌的讨论,碰出了六种思维的火花,那是因为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潜质,我很有一种成就感,同时学生也有很强烈的成就感。从中我感受到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潜质的好办法是:授之以渔,学生自己捕“鱼”。
相关推荐
[谢开芬 王友智] 如何利用化学实验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白玲玲] 如何使小学英语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韩丹 王俊辉 石] 论O2O社区服务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陈阳] 谈如何培养高中生化学实验能力
[淑萍] 小学汉语教学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
[李晓云] 大学生价值观在网络时代中受到的冲击与变化
[梁玉瑾] 把情感因素中的动机运用到第二语言教学中,促进学生发
[张永惠] 数学课堂从时效性到实效性
[吕慧洁] 从大众文化看热小说到口碑古装剧的转型之道
[赵千新] 论如何做到蒙汉双语法律翻译准确到位和规范合法
[张平] 党员干部如何做到“守纪律讲规矩”
[侯胜红]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对策
[旷香] 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
[李栩]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梁承广]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