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6673 点击:

作者:林超怡
  【摘要】完形填空是一项综合考点单技能的试题,它既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容易失分的题型。本文主要根据李筱菊教授提出的考点效度理论及其他相关研究,采用文本分析和定量统计的方法,从文章题材体裁,删词间距设置,考点层次和焦点因素四个方面分析2013-2017年高考英语全国新课标Ⅱ卷的选择式完形填空,以检验其命题质量,及为相关者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高考英语 完形填空 考点效度
  一、引言
  完形填空是由泰勒(Taylor,1953)利用格式塔心理(Gestalt psychology)所发明的题型。1987年,我国高考英语首次采用该题型,随后其被广泛应用于大型考试中,如部分地区的中、高考、四六级、专四及研究生入学考试。近年高考英语全国卷三卷的第三节均采用完形填空,分值为45分,占总分的30%。其中第一小节是沿用历久的选择式完形填空,20小题共30分,占总分的20%,第二小节为语法词汇单项选择题的改革变形,采用的是开放式完形填空,共10小题15分,占总分的10%。這与完形填空作为一种综合考点单技能的题型,,能较好地结合语境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优势是分不开的。但试题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测试的效度,从而影响着考试选拔功能的发挥,所以科学命题是一大关键点。本文以2013-2017年高考英语全国新课标Ⅱ卷语言知识运用中的选择式完形填空为范本,采用定量统计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参考其他相关研究,主要根据李筱菊教授的考点效度理论对试卷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二、理论依据
  1.完形填空的理论基础。完形填空的主要理论依据有格式塔理论,语言羡余现象和预期语法说。格式塔理论又称补全心理,指人们看到残缺部分时产生了强烈的心理意识去把它当成整体看待;自然语言的羡余现象有很多,假设人们只看或听到…books here…mine,也能根据books知道books 前面是these,mine前面是are,这就是完形填空的原理;预期语法说是奥勒提出的,指语言使用者根据句法、语义和语篇知识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能够预测语句的完成方式或文章的后续展开。
  2.完形填空的类型。完形填空的类型通常会被划分为两大类,即按删词方式可分为定距删词、特定范畴删词和合理删词完形填空三小种;以及按填空方式划分为开放式和选择式完形填空。本文所讨论全国新课标Ⅱ卷第三节语言知识运用中的第一节属于合理删词选择式完形填空。
  3.完形填空的考点效度。李筱菊教授在她的《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中提出了考点效度这一概念,建议在完形填空试题命制时,命题者要注意避免自己的主观经验或喜好去确定考点以确保考点效度,而考点效度则主要从考点层次和焦点因素这两方面去衡量。完形填空中的考点层次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单词、词组、句子和语篇。焦点因素从低级到高级分别为语法、惯用搭配和意义。高层次可以包含低层次,低层次却不能反过来包含高层次,层次越高,意味着考点的效度越高。而层次越高的题目越是要求考生掌握越高层次的知识和能力。
  三、2013-2017年高考英语全国新课标Ⅱ卷完形填空考点效度研究
  1.研究对象。以2013-2017年高考英语全国新课标Ⅱ卷中的选择式完形填空试题为研究文本,共5套试题。
  2.研究目的。了解2013年至2017年高考英语全国新课标Ⅱ卷选择式完形填空的考点效度,为今后命制或备考高考英语全国新课标Ⅱ卷提供些许参考意义。
  3.研究方法。主要根据李筱菊教授的考点效度理论,采用定量分析和文本分析结合的方法从文章题材体裁、删词间距设置、考点层次和焦点因素四个方面去分析五篇全国新课标Ⅱ卷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试题。
  4.研究结果。
  (1)文章题材体裁。在试题材料的题材和体裁上,李筱菊教授将试题材料主要归类于七大题材领域(topic area)和二十种体裁类型,除此之外,李教授还提到完形填空的选材,要求语言地道、正确、得体以及避免生僻,要具有真实语言的语篇特点,其次还要多样化,因为题材体裁的多样化也是篇章真实性的另一方面;刘润清教授(2002)也指出,完形填空试题选择的短文,应该是一篇难度、长度、题材都很合适的真实语料。可见,具备真实性的文章作为考题能让考试更具科学性。
  由表中可见:第一,2013-2017年全国新课标Ⅱ卷完形填空的题材体裁都属于人物故事类型的记叙文,其中2015年、2016年和2017年都属于带有人文教育性质的夹叙夹议文,依然保持采用故事体裁的传统;第二,篇章内容及题材具有明显的真实性,虽然没在题材体裁上出现多样化,但篇章的语言地道、正确、得体以及没有出现生僻,并且文章内容取材于真实事件,文章主旨都具有相当正面的价值取向,人文教育性浓厚。
  (2)删词间距设置。全国新课标Ⅱ卷中第三节的第一部分属于合理删词选择式完形填空,虽在删词上许多学者会有不同的意见,但李筱菊教授关于合理删词所提出的两点要求则广为人接受。其第一个要求是避免删去受试者无从补回的词,如数字、专有名词或者其他不受语境牵制的实词、信息的表达又全无羡余可借以推测的词,这一点在2013-2017年全国新课标Ⅱ卷中的选择式完形填空中有所体现,删去的基本都没有数字或专有名词;第二个要求指出所删去的词或词组要是有意识选择过的考点。而删词首先要考虑的是在保证了以上两个要求的同时,还要避免让挖空后的文章不是让人看了觉得毫无头绪又支凌破碎的文章,因此删词的间距便有了要求。许多学者对于删词的间距也有不同的看法,但大都认为最低间距不少于3词,平均间距控制在11个词左右(卢庆庆,2016),这样能使该题型保持较稳定的难度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