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5819 点击:

    作者:沈晨 任亚茹
      【摘要】影响译作的因素有很多,但随着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出现,译者的性别意识开始逐渐受到研究的重视。本文通过对薛琪瑛和余光中的两本不同译作《理想丈夫》对比分析,认为女性译者特有的细腻和敏感,在翻译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时,相较于男性译者,选词造句更能贴切人物的性格。
      【关键词】译者性别意识;《理想丈夫》;薛琪瑛;余光中;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沈晨,任亚茹,江苏师范大学。
      引言
      西方最先开始研究女性主义翻译,1992年,Chamberlain Lori 发表了 Gender and Metaphories of Translation;1996年,Simon Sherry 发表了题为 Gender in Translation: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lation的论文,在当下的女权主义兴起的背景下,“女性必须获得语言的解放,女性的解放必须先从语言着手” (Simon, 1996, p8);1997年,Flotow Luise von 发表了题为 Translation and Gender: Translating in the Era of Feminism 的文章;2004年,费拉德出版了《翻译与性别》,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前提下,利用翻译与性别的文化互动对女权主义影响下的翻译进行研究评述。
      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主题词为“译者性别”并含“翻译”,对2007年-2017年的期刊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进行检索,共搜索到39篇论文(检索时间2018年4月)。从搜集到的文献来看,我国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译者性别意识或差异对翻译产生的影响。在中国知网上以主题词为“王尔德 理想丈夫 翻译”进行检索,共搜索到5篇论文(检索时间2018年4月)。从搜集到的文献来看,分析王尔德《理想丈夫》中译本的论文比较少,而且大多都是余光中、张南峰、文心、钱之德等人的译文,鲜有学者分析薛琪瑛的译本。在中国知网上以主题词为“译者性别 翻译 理想丈夫”,匹配“精确”的搜索条件下进行检索,共搜索到0篇论文(检索时间2018年4月)。从搜索结果来看,尚未有人以《理想丈夫》中译本为例,从译者性别角度出发,分析译者性别意识对翻译产生的影响。
      一、译者的性别意识
      性别意识,顾名思义,就是指在翻译时,译者会有意或无意地代入自己的性别的意识。众所周知,女性和男性在很多方面都不一样,这种性别差异所带来的很多观念和理解都不同。但是,学者们在研究影响翻译的因素时,往往会都忽视了这一个大前提。本文强调的“翻译中的性别意识”,并不是意味着,男性译者翻译不出原作者想要表达的具有性别意识的突出语境,而是不单单指那些特殊的、具有明显的性别语境,还指最普通的、最没有代表性的词句,不同性别的译者也会有不同的译法。翻译中的性别意识,会使得译文的文体风格有所不同,因此,我们不能直接跳过这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而直接去研究影响译作质量的影响因素。
      二、《理想丈夫》
      本文之所以选择王尔德的《理想丈夫》作为研究语料,是因为王尔德的喜剧突显了上流社会中家庭和婚姻的特点,认可了女性是家庭里非常重要的人物,如果没有女性,那么一个家庭的完整性与融洽度都会受到影响。在剧中,每一个女性人物都有着独立的人格魅力,,在当时的社会中影响颇大,对当时的男权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三、《理想丈夫》实例与分析
      Mable是王尔德笔下非常积极、美丽、大方,独立,有自己的见解的一位新女性。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是一个直率又不失可爱的女性。王尔德写了很多赞美Mable的描写性语言。
      1.原文:Mable Chiltern is a perfect example of the English type of prettiness, the apple-blossom type. (Oscar Wilde, 1895:10)
      薛译:纪尔泰美白儿乃英国绝色美人之标本。(薛琪瑛,1915:201)
      余译:齐枚宝十足是英国美女的典范,苹果花的一型。(余光中,1998:23)
      分析:薛对“apple-blossom”一词采用意译的方法,而余则是直译。原文是表达对Mable的赞美,女性译者薛译成“角色美人”,属于高度赞美;而男性译者的译文则与原文保持一致,属于中性赞美。从译文的赞美程度不同可见,女性译者在翻译关于贊美女性的内容时,会主观上加入自己的情感,而男性译者会保持中性的态度。
      2.原文:She has all the fragrance and freedom of a flower, there is ripple after ripple of sunlight in her hair. (Oscar Wilde, 1895:10)
      薛译:玉貌亭亭,与香花并艳。头上华发,光洁映日。(薛琪瑛,1915:201)
      余译:她具有一朵花全部的芬芳与自如。她的发间有一波波的阳光。(余光中,1998:23)
      分析:薛琪瑛用四字成语概括了Mable的相貌,文字华美,相较于余光中的直白翻译,更贴切王尔德对Mable的赞美。这里的女性译者更好的展现了原作者笔下的美丽的女性人物,比男性译者的译文更有感情。
      3.原文:She has the fascinating tyranny of youth, and the astonishing courage of innocence. (Oscar Wilde, 1895:10)
      薛译:举动娇憨活泼,毫不装腔作态。(薛琪瑛,1915:201)
      余译:迷人的是她青春的骄横,惊人的是她天真的果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