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246 点击:

    作者:贾冰妮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当今学生英语学习的准则以及教师实际教学的规范。新课标是以全体学生为基础,凸显素质教育及其重要内涵,要求目标的设计解读应当基于总体视角,突出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充分体现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指导意义。伴随新课标的实行,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也在不断优化、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引发了小学专家与教师的关注。本文基于对新课标的解读,对当前英语教学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在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有关方面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小学英语;新课标;教学实施研究
      【作者简介】贾冰妮,南宁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一、引言
      新课标是当前英语教学工作的指南,以素质教育、学生能力发展为根本,充分适应学生英语学习规律以及当前英语教学开展的需求。英语课程标准不同于教学大纲那样呈现出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更多的只是提供实践操作的参考性建议,给具体教学实施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但是,新课标在英语教学中,其执行的科学性及规范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英语学习的效果,考虑到教学实施的实际情况,如何更好地贯彻英语课程标准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本文发现有关新课标在具体小学教学实施中的应用方面,研究成果较少,,大多数集中在对传统教学的反思和改进方面,与新课标相结合的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成果不多。虽然部分文献提到了有关新课标之类的内容,但却没有展开分析研究。本文在阐述新课标对于小学英语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对新课标的理念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实施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在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进建议,以期提升课堂学习效率与完善教学成果。 二、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
      1.注重综合教育,弘扬语言的文化价值。新课标对现代英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帮助学生了解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宽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新课标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要求教师将文化与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工作中要潜移默化地进行文化教育,探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以及世界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要求学生必须了解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课堂教学是渗透文化意识的主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教材文化内涵、设置以外国节日为主题的教学活动等方式,以此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策略的目的。
      2.发扬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教师角色的多元化。新课标认为,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指学生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作用的认识及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内在要求。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发挥学生能动作用的主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未来教师角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主张教师应致力于营造师生和谐、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创造性的活动,在创造性活动中达到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目的。“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理念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合作者;由課堂的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学习内容的拥有者转化为与学生共同探索的合作者。 三、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教学开展情况分析
      1.目标不明,教师缺乏融汇新课标能力。伴随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虽然在英语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效果不达标,以及学生自学能力弱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教师教学目标不清晰,缺乏贯彻新课标的能力有极大的关系。教师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归宿和出发点,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环节进行设计,以此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并组织教学进程。因此,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要关注的就是教学目标的设定。
      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拟定,常常与教学路径相偏离教学目标单一化体现教师设定目标时目标过于片面,未能挖掘其隐形目标,只偏重语言知识、技能这两方面,忽略了新课标对学习策略、情感教学以及文化意识等方面的价值需求,无法凸显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价值。
      2.忽视有效提问,教学效果欠佳。新课标所强调的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要求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需要有足够的问题意识。然而很多教师在应试观念的影响下,对于提问的认知不足,为了追求成绩,在课堂上很少留给学生消化所学知识的时间,学生没有时间去认真思考教师讲授的内容,造成他们无法真正理解所学的内容,运用起来也缺乏灵活性。
      长此以往,在课堂中提问基本可以总结如下: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来回答→教师二次提问→学生二次回答。在这种单一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缺乏积极主动的参与和思考,养成了被动思考和回答的习惯。深入分析学生的问题意识薄弱的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足够的耐心去讲解知识,致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教学实施的改进建议
      1.研读教学目标,培养教师整体把握能力。教师开展目标拟定时必须要从宏观上把握分析影响教学目标的确定因素,以课标作为立足点,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发展的多个角度对教学目标加以明确。首先,教师应当落实新课标的目标要求:即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能够通过英语学习初步形成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实现综合人文素养的提升。鉴于小学生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有限,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内容难度较低,并不要求每一堂课要同时满足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五方面的目标要求,但是教师还是要根据这一框架尽可能地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教学目标价值,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高效。
      同时,是否对教材进行整体解读与整体把握也是影响教学目标拟定的重要因素。教师应从全局出发,通过分析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及编者意图,梳理清楚话题的设计、策略与情感的渗透,同时还要研读单元教材内容,突出单元的主题。教师要通过全面考虑,准确找到教学目标的切入点和落脚点,设计有层次的完整的教学目标,把握不同年段的目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