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660 点击:

    作者:赵莹
      【摘要】输入假设理论是语言学家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本文将通过对高职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了解,归纳总结其中存在的不足,以期以此理论为指导,改善和促进高职英语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输入假设理论;高职英语教学;启示
      【作者简介】赵莹,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了二语习得输入理论,这一理论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和外语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基础,在外语教学界产生广泛的影响。习得-学习假设(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监察假设(Monitor Hypothesis)、自然顺序假设(Natural Order Hypothesis)、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和情感假设(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是理论的五大部分,输入假设是核心部分。克拉申指出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必须要获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即提供给学习者的学习材料必须难易适中,并且重复多次出现,同时语言学习者要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对语言信息意义的理解上而不是仅仅关注于语言的形式。此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存在于外语学习过程中内在因素的认识,是外语教学和学习中不可忽视的理论依据。
      一、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理论的概述
      输入假设理论认为语言使用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输入之后自然形成的。
      1.语言材料的可理解性。理解输入的语言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不可理解的输入对学习者无用。克拉申主张输入的语言信息既不能太难,也不能过易。他用i+1的公式来表明这一观点,i代表学习者目前所具备的语言水平,1代表略高于习得者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他的这一理论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存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外语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语言学习材料应该带有适当的难度,在激发起激发起学生的主观积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促使学生充分发挥其语言学习方面的潜能,从而超越其现有的语言学习水平,进入到更高一层的语言水平,这就是学习者语言能力一层层进步的发展过程。
      2.语言材料的趣味度和相关性。要使语言输入对语言习得起到积极的作用,必须对输入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和重组,输入的语言材料趣味性越高,关联性越强,越容易形成一种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语言的情境。语言实际上就是人们相互交流沟通的工具,输入的语言材料除了要生动有趣,也要与语言学习者已有的语言水平、生活经验或生活实际相关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思考,发现教学内容中的相关性,在给学生提供新的学习情景时,注意引导学生将语言材料与新的情景重新组合,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一系列的认知活动来实现新旧知识的对接,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有利于教师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也有助于学生自身语言认知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良好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
      3.语言输入的非语法顺序性。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习得”而不是“学得”,长期以来,我国采用的都是按语法程序安排的教学模式,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设理论就明确的指出了这种教学形式不仅不必要,而且不可取。语言习得应该是在一个自然的环境里,通过接触大量的反复的可理解性的输入,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的一个过程。
      4.语言输入要达到充足的数量。语言习得的前提和基础是学习者是否能够接触到足够数量的语言输入,仅靠几道练习题或是几篇短文就想习得新的语言结构是不容易实现的,只有获得了大量的语言输入才能够成功地进行语言习得。克拉申将语言的输入分为精调输入和粗调输入两种类型,他更倾向于使用粗调输入,目的在于使语言学习者能够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的机会,增加学习者语言输入的数量。
      二、高职英语教学的概况
      以笔者所在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课堂实地观察和与教师、学生的面对面访谈,实事求是的了解、归纳和总结了高职英语教学现状的概况。
      1.学生层面的概述。首先,高职院校招收的高职生,大多数来自英语教育相对较弱的乡镇或农村,英语学习意识不强,师资力量有限。学生英语能力普遍偏低,甚至有部分学生在心理上就带有排斥学习英语的想法。其次,学生们习惯了应试教育的模式,学生们总是将英语的学习视为背单词和记语法,忽视了口语交际和文化学习等实用技能的操练与学习,陷入一个想学却学不会,不断体验失败的漩涡中。最后,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一些英语相关的事物,比如英文歌曲和电影,感兴趣度较高,这说明学生在将个人兴趣和英语学习结合方面意识薄弱。英语带给学生的愉悦感与英语学习动机相脫离,两者之间没有形成相辅相成的良性联系。
      2.教师层面的概述。首先,高等职业院校中英语教师多数毕业于非师范类本科院校,教师自身的英语专业知识完全可以胜任高职的教学任务的,但是与师范毕业的教师相比,缺少了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等教学理论知识全面系统的学习,然而这些理论知识在教育教学中却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访谈中得知部分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仍以讲解和提问单词和语法相关内容为主,说明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还深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只能通过自身教学实践摸索总结教学经验。其次,,面对比例较大的英语基础薄弱的高职生,其表现往往达不到教师的期望,课堂上学生的沉默会持续挑战教师的教学热情,教师职业素养学习与培训的缺失,使得高职英语教师的心理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教师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领航员和组织者,这种倦怠感无疑是影响教学的最不利因素。最后,课堂的主要任务是要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老师习惯围绕教学目标组织课堂,而忽略了高职生实际的兴趣和理解接受能力。研究院校使用的基础英语教材,每个单元以某一主题展开,主题的内容包括实用性较强的对话练习、贴近日常生活的文章以及与文化相关的人文知识,词汇和语法是按照由简到难的原则。在访谈中有教师提到在讲解文章背景知识和讨论人文知识时,学生的听讲率和参与度较高,这说明学生对单词和语法之外的知识是存有兴趣的,只是在单词和语法讲解时会逃避听讲。这说明教师在实际教学设计中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兴趣点和教师的课堂目标看成了两个相矛盾的对立面。同时,教师在备课进行教学设计时,以教材配套的电子课件作为课堂的主要教学手段,即使其中设计的讲解内容偏难,超出了学生可理解接受的能力,也选择照搬照讲,破坏了学生学习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