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6996 点击:

作者:张颖 黄琼
  【摘要】拓展读写课是小学英语高年段每个模块授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是一种重要且综合的课型,也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拓展阅读材料难度加大,阅读策略需要优化的前提下,引入必要的语篇教与学工具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思维导图工具因其良好的逻辑性和可视性在帮助高年段的学生理解长篇幅、大信息量、有难度的课外材料时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大量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种思维导图的DCCA(Deduction-Construction-Creation-Application)推演、构建、创作、运用教学模式,将课本话题与课外阅读材料进行衔接与融合,从而促进学生实现了知识点内化和迁移,读写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思维导图 DCCA模式;课本话题;拓展读写课
  【作者简介】张颖,黄琼,广州市黄埔区东荟花园小学。
  一、小学英语高年段读写课的现状与阅读文本分析
  1.高年段读写课现状。学习者从三四年级中年段升入高年段,要在语篇中习得知识点,内化语言的听、说、读、写,必须要经过阅读语篇、提取信息、梳理文章脉络、理解写作的过程。在常见的阅读教学中,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或是精讲词意、学生翻译,再者通过做阅读理解书面练习、学生逐段背诵的形式还是比较多见。这种操练形式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写作及表达积极性。
  2.高年段阅读教学内容及进行课外拓展的必要性。广州版小学英语教材五六年级较之三四年级以对话输入为主的学习内容,更多地进行了语篇输入,其中每个双数单元的课文都是阅读文本,课本话题都是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常见话题,从语言难度来看,也适合大部分孩子的表达水平。
  笔者在任教五六年级时就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搜集和整理,结合每个模块内容搜索了与之相对应的绘本读物或分级读物,以期在课本话题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拓展延伸,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积累写作素材,自然过渡到写作训练中。在接下来的内容中,笔者会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说明。
  二、思维导图及其在小学高年段应用的意义
  思维导图是基于可视化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记忆加工理论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思维工具。Tony Buzan认为,思维导图需要读者主动寻找关键词和中心思想,这可以极大地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率,可以作为快速阅读的工具。
  五六年级是小学教育的高年段,学习者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利用提供的语言框架进行文本内容理解及复核表达,在头脑中想象和思维,在其大脑内建构思维导图,是思维导图运用的黄金时期。
  三、基于课本话题的拓展读写课之思维导图DCCA(推、构、创、用)模式应用
  笔者在任教五六年级时,有意识地在教材内容学习的基础之上,结合模块话题引入相应的课外阅读材料。可如何促进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完成课外拓展读写任务,在课外阅读材料难度加大,阅读策略需要优化的前提下,引入必要的语篇教与学工具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发现,思维导图工具因其良好的逻辑性和可视性在帮助高年段的学生理解长篇幅、大信息量、有难度的课外材料时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通过思维导图推演、构建、创作、运用这一模式将课本话题与对应课外阅读材料进行衔接与融合,从而促进学生实现了知识点内化和迁移,并形成了本文要阐述的小学英语高年段拓展读写课中思维导图的DCCA(Deduction-Construction-Creation-Application)模式。现结合六下M1 Stories教学实例将思维导图DCCA模式的应用过程阐述如下。
  1.视听材料导入、设问课文已学、推演导图元素(Deduction)。在六年级下册Module 1 Stories这一模块的学习中,笔者发现本模块两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寓言故事的,所以在本模块课文学习完之后,从RAZ分级绘本M级中精选了与课本话题相对应的Aesop’s Fables一书,作为本模块课外拓展读写的学习素材。
  授课时,首先听力输入四个经典中外故事,让学生初步感知如何描述一个故事的内容。介绍四大类故事类型,让学生了解用英文怎么表达不同的故事类型。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中外经典故事的名称,还习得了不同故事类型的术语表达,拓宽了知识面。
  通过听力理解和图片排序,与学生讨论以上四个故事分别是什么类型的故事,加强文本类型的认知。紧接着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寓言类故事,转入课本旧知复习。
  小组内部讨论四个问题,回顾课文内容,给出关键信息。引导学生思考四类信息分别对应寓言故事的哪个内容要素,进而推演出character, problem, solution, moral四个内容要素,为下一步建构思维导图铺垫。
  2.回顾复述已知、整体连贯表达、构建思维导图(Construction)。在上一步推演了寓言故事类文本思维导图构成四元素的过程后,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文本脉络,建构阅读寓言类故事的思维路径,搭起语言支架,让学生利用构建的思维导图复述已学课文,整体且连贯地进行表达(如图1所示)。
  图1 Construction
  在以往的读写课中,常见的做法是挖空填词复核法或是翻译复核法,学生无法形成脉络清晰的语篇意义框架,,而通过设问提取已知关键信息,推演思维导图并构建导图的途径,学生对已学文本进行了意义的重新建构,形成了有意义的识记过程,再利用搭建起来的语言框架进行复述和整体表达,难度较以往明显降低。
  再接下来,授课老师从引入的课外拓展绘本中抽出The Peacock这则寓言故事作为寓言故事思维导图推演与建构的范例。
  引入课外寓言故事The Peacock,让学生初听文本,感知故事大體内容。再读文本,搜索关键信息匹配问题。接下来,信息比对,检查学生理解程度及思维精准度。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建构思维导图。运用导图工具,整理该寓言故事的内容四要素。中心圆是要拓展阅读的文本类型,Fable。四条分支分别是character, problem, solution, mo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