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5732 点击:

作者:白斐 杨亚鹏 陈鑫
  【摘要】本研究旨在对甘肃省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思辨能力的现状进行调研,以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总体样本,各个年级样本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英语专业大学生一至三年级的思辨能力呈现上升趋势,但变化幅度较小。
  【关键词】英语专业本科生;《国标》;思辨能力
  【作者简介】白斐(2000.03-),女,汉族,甘肃榆中人,兰州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曾获校英语演讲大赛一等奖,校英语BP辩论赛二等奖兼最佳辩手,第九届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优秀志愿者。杨亚鹏,陈鑫,兰州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兰州城市学院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新国标背景下甘肃省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思辨能力的现状研究的研究成果。
  一、研究背景
  《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是我国英语专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所亟须出台的指导性文件。《国标》自起草以来经历了五个版本,于2018年正式颁布。《国标》清晰的界定了我国英语专业大学的能力构成,尤其是将“思辨能力”这一新的能力指标归入对英语专业大学的核心能力之中,这足以说明思辨能力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因此英语类专业学生要实现面向未来,面向社会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需求,就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一定的思辨、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思辨缺席症”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黄源深 1998,2010; 何其莘等 1999) 。
  二、研究现状
  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一词的含义来源于希腊语中的两个词根:“kriticos”(意为“眼光敏锐的判断”)或者“criterion”(意为“标准”)。因此“Critical thinking”可以理解为:“为达到基于标准的敏锐判断而进行的思考”(Paul & Elder, 2006: xx)。
  国内对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研究开始于1998年( 黄源深 1998),国内外学者主要关注思辨能力的界定和探究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途径。国内外研究主要侧重于通过分析学生的英语预料而评定其思辨能力的高低,这种方法注重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差别而容易忽视对思辨能力本身的研究。鉴于此,文秋芳教授针对我国大学生思辨能力展开了一系列的研讨活动,并基于特尔斐的双锥结构,Richard Paul的三元结构和林崇德三菱结构模型的基础之上,在2008年提出了新的思辨能力层级结构模型。该结构模型提出了简洁而明确的评价标准,将认知与非认知作为研究的核心,并且研发了思维能力量表。文秋芳教授提出的层级结构模型能够较为客观的测量学生的思辨能力,受到学者们的一致好评。因此,,本研究也采用了文秋芳教授的思辨能力。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旨在针对英语专业的本科生的思辨能力现状进行调研,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思辨能力的真实发展水平,并针对调研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反思。本研究中所采用的问卷测量表是由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秋芳教授带领团队研发的中国大学生思辨能力主客观量具,该测量表经过大量样本的测试结果表明具备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梁凤娟,2017)。
  四、研究设计
  1.受试。本研究的受试共88名,来自兰州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分别是英语181班,172班,162班。2.测试内容。本测试所采用的量具包括24道题,分为8种类型。本测试的难易度为﹒61,区分度为﹒31,内部一致性信度为﹒70。该量具基本能够区分三个不同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文秋芳等2010)。3.数据收集和整理。2019年9月至11月对英语专业一至三年级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问卷調研,共回收有效问卷88份。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整理。4.研究结果。本研究具体要回答两个问题:(1)英语专业的不同年级学生的思辨水平是否存在显著差异?(2)英语专业大学生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思辨能力的发展呈现何种趋势?
  根据数据分析,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平均分在增加,从一年级的53.02到二年级的54.76,三年级的57.92。说明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思辨水平都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提高,这表明大学期间学生的思辨能力不断提高。而三个年级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从一年级的12.32降到三年级的11.31,差异的显著性也随之变化。
  五、结束
  本研究结构表明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思辨力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所以应该积极引导英语专业的学生通过专业学习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然而现阶段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讲授,忽视了思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目标中应该讲培养大学生思辨能力也列为教学目标,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思辨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既符合《国标》中对英语专业大学生培养要求,又符合现代多元化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