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4840 点击:

    作者:史晓亮
      当前的全球化趋势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为进一步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提高地方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自2013年起,在全校范围开展模拟联合国活动。模拟联合国活动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有效培养途径之一,已在全球普及且教育意义广为认可。
      一、模拟联合國简介
      模拟联合国(Model United Nations)是一项国际性的大学生组织和活动,是模仿联合国及相关的国际机构,依据其运作方式和议事原则,围绕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召开的会议。模拟联合国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开放、合作、多元的交流平台,学生扮演不同国家的外交官,以联合国会议的形式,通过阐述观点、政策辩论、投票表决、做出决议。通过深入了解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等相关因素,学会在真实的跨文化交际语境下进行跨文化交际,有助于学生树立多元的文化观并拓展多元文化视野。
      二、模拟联合国活动实践
      模拟联合国活动自2013年在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开展以来,模拟联合国团队每年举办一届校模拟联合国大会,校内每年举办500人规模的笔试和120人规模口试选拔,每学期进行10次以上的专项培训,暑假四周集训,寒假两周集训。组织队员赴各大学参赛,均取得良好成绩。数次走出国门参加模拟联合国大会,获国际团体奖四次,国内各种模联大会奖项四十余项。
      三、模拟联合国活动对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作用
      1. 有助于拓展英语专业学生的国际视野。
      2. 有助于加强英语专业学生的知识积累。
      3. 有助于加强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有助于加强英语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 有助于加强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
      6. 有助于加强英语专业学生的个人素养。
      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践初探
      1.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坚持输出导向,以真实跨文化交际语境中的语言及能力运用作为衡量教学和能力培养的标准。
      2. 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对于基础语言能力的要求和教学标准,注重实际交际目标的达成,关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效果。
      3. 文化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加大文化及跨文化的教育教学。
      4.第一阶段阅读实践教学。由模拟联合国导师指导学生阅读The 2030 Agenda, Office of the UNHCR Background Guide 2019,UN Handbook 2018-19,UN PGA Handbook,FLTRP British Parliamentary Debate Guide,Leaderless Group Discuss Guide等文件。
      5. 第二阶段调研实践教学。要求学生针对各自所分配的国家进行国家调研,生成国家调研报告并进行汇报。结合团队对于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的参会体验和总结,选择国际模拟联合国背景文件,进行议题的调研和汇报。
      6. 第三阶段写作实践教学。依据国家调研和议题调研的结果,撰写立场文件,通过对立场文件样本的分析,由模拟联合国导师指导学生进行修改。
      7. 第四阶段交际实践教学。由模拟联合国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多轮演讲、英国议会制辩论、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训练。结合训练,进行交际策略、技巧、沟通能力、协商能力等的培训,提高跨文化交际语境中的言语及非语言行为表现。
      五、结语
      通过“模拟联合国”活动,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能有效提高地方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整培养理念和目标,通过针对性的实践教学以使学生所学知识内化为能力,使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杜娟.“模拟联合国”活动对大学生素质培养功效浅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3).
      [2]阮红梅.“模拟联合国”活动与教育理念的启示[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3]罗嘉懿,刘泮.浅谈高校“模拟联合国”活动对全球化人才的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教育专题).2017(8).
      [4]中国联合国协会.“模拟联合国”指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史晓亮(1976.09-),男,陕西岐山人,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