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571 点击:

  【摘要】一个人的思维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纠错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有效的方法来实现他们自己的目标,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纠错策略是一種技能,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修改和应用这些技能是一种内化,会形成一种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基于此,本文探讨怎样通过教学培养纠错策略能力。口语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分析学生的错误原因,合理、有效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极其重要。
  【关键词】纠错策略;中学英语;口语教学
  【作者简介】孟璞(1995.09-),女,汉族,山东潍坊人,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
  纠错思维通常被认为是学习语言需要具备的必要技能。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纠错思维,最好将其转化为一系列可以由学生持续不断地学习的技能,对于学生来说,不断地修改和应用这些技能是一种内化,也是一种态度。 当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文章,进行课堂讨论并且就讨论过的领域进行写作时,如果所进行的活动与学生自己的语境相关时,就会提高这种能力。在口语教学中,,当学生在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的时候,难免会受到一些干扰出现错误,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的使用纠错策略。
  一、口语教学与纠错策略
  口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中最重要的构成之一,在语言教学史上经历了许多变化。英语口语熟练程度要求语言的使用者懂得语法和语义规则以及如何在人际交流中使用语言的知识。纠错思维决定语言的使用者接受或者拒绝一个主张的自信程度,纠错思维的提升有助于英语学习者口语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口语教学中,培养纠错思维能力也就极其重要。
  教师在实际的口语教学中对学生纠错的时候,要明确错误是因口误还是语法问题导致的。如果是口误所致,那么教师就不需要刻意强调错误的产生,采用隐晦的方法提醒学生即可,这样既可以避免加重学生的紧张情绪,又不会打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表达的积极性。但如果是因为违背了语言规则,存在较大的语法使用错误,或是词汇错误,教师就需要分析母语和文化干扰两方面因素,然后据此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在英语教学中,思想可以被看作是产生语言的必要成分。语言的一个特征是创造性,语言既有个性的一面,也有共性的一面。因此,学习者需要被教导如何在教学中养成创造性和纠错性思维。学习语言的过程中,纠错性思维可以被描述为思考过程中的催化剂,能赋予语言学习者创造性思考的能力。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纠错的时机。当学生当众进行口语对话的时候,如果其中一人在词汇或者语法上产生错误,教师立即指出,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被指出错误的学生会产生羞愧的负面情绪而不知所措,另一名同学也会因为同伴的错误而影响自己本该进行的表达,进而在整个班集体中营造出一种紧张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师在口语教学中要注意把握纠错的时机,根据当时的教学实际情况,来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纠错。如果学生当时的错误会影响他后续的表达或者会误导其他同学,教师就可以立即纠正错误,但如果只是某一小细节的错误,不至于影响到整体的对话也不会对其他同学产生不好的影响,教师就可以在对话之后稍加提醒,引起学生的注意。
  二、口语教学障碍
  1.教育侧重点差异。中国的教育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唯考试论”“唯分数论”的弊端,考试中会考察到的内容是主要的学习内容,而其余则被置于偏下的地位。就英语学习而言,各种考试只是将知识作为考察的主要内容,极少考察学生的口语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同样会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将教学重点放在对语法、词汇等的讲解上,虽然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也会适当地进行一定的口语练习,但这并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足够的重视,教师在口语练习中将重点放在记忆短语、句型上,而学生则是为了完成教师的要求,并没有将口语练习的重点放在使用语言上。同时,课堂口语练习机械,缺乏实用性,学生的参与度以及积极性没有被很好地调动起来。学生的口语缺少练习,语音、语调没有得到很好的修正锻炼,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哑巴英语”的现象,不少初中生在考试中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但在口语表达上存在极大的短板。
  2.文化认知差异。一个民族的文化有其独特的形成背景,而且“语言是一种心理现象,语言的符号系统是一个民族集体心理的表征”。东西方文化在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也导致了语言上的区别,这对初中生的口语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比如,中国人见面常会以“你吃饭了吗”来引起对话,而这句话并没有特殊的含义,仅仅是为了开启对话。但是在西方人的认知里,询问对方吃饭与否,会被认为是向对方提出邀请,有希望与对方约会、交友的暗示之意。在听到他人夸奖的时候,中国人大多会自谦,但西方人会欣然接受并且表示感谢。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较少,学生对文化差异认识不足,在口语对话中往往会出现“中式英语”,也就是使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进行英语交际。因此,在口语教学中,这些文化上的差异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到学生,当学生在对文化缺乏足够的认识时,在实际的口语交流中,难免会在表达上出现错误,尤其是在与英语本族语者交谈时,错误更为突出。
  3.母语差异。中学生还未积累大量的英语规则,在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时候,很容易因为母语与英语之间的区别而受到影响。比如,在汉语中并不会强调冠词的使用,但英语中对于冠词有着具体的用法要求。以初中阶段英语中涉及的球类、棋类以及乐器类名词的动作表达为例,虽然都是通过“play”一词表达动作,但也需要强调是否使用冠词,弹钢琴为“play the piano”,打篮球为“play basketball”,两者动词都是“play”,但在冠词的使用上却不相同,受汉语的影响,学生在两个短语的使用上经常出现错误。又如,英语中分可数和不可数两类名词,可数名词复数的规则变化需要添加“-s”或“-es”后缀,相应的发音也会发生变化,但中文中不存在名词的复数变化。而且,汉语中动词没有任何形式上的变化,不区分人称、时态,但英语却不同,动词形式会随上述两者发生变化。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学生经常会因为母语的习惯忽略动词形式变化,时态表达错误,出现诸如“I go shopping with my friends yesterday.”或“She don' t like the new teacher.”之类的错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