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属性
  • 刊物名称:校园英语
  • 国内刊号:CN 13-1298/G4
  • 国际刊号:ISSN 1009-6426
  • 邮发代号: 18-1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 投稿邮箱:
      bianji@xiaoyuanyingyu.com
  • 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8982 点击:

      【摘要】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高校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英语专业人才需求不一致、英语专业毕业生工作前景期望过高、英语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未充分发挥其职能给予学生有效指导等问题日益凸显,英语专业毕业生面临较大就业压力。本文对某独立学院2021届103位英语专业毕业生进行就业意向問卷调查,总结归纳所存在的问题,从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英语专业;就业意向;建议对策
      【作者简介】万玉情(1991.12-),女,汉族,安徽安庆人,湖州学院,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和商务英语。
      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爆发对经济发展和大学生就业都产生了一定影响,英语专业同学由于专业特殊性,在出国深造、外贸就业等方面受到了较大冲击。本文笔者旨在探析目前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分析意向体现的问题,尝试探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以对英语专业大学生提供更具体、针对性较强的指导,帮助英语专业毕业生顺利就业。
      一、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准备现状
      全国大学生数量逐年上升,2018年大学毕业生为820万人,2019年为834万人,2020年为874万人。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就业压力也进一步加剧。
      为了解某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准备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笔者以2021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结合英语专业学科特点,共发放问卷103份,收回有效问卷103份,回收率为100%。
      1.择业准备。“你是否做过职业规划?”仅7.8%人有清晰的规划,77.7%有简单规划,但不具体,没有规划的占14.5%。35%的同学认为,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对其就业无帮助,10.7%的同学认为有帮助,54.3%认为有一点帮助。大部分同学在校期间未参与社会实习,占比84.5%,仅15.5%的同学已参与社会实习。72%同学未做好向目标单位投递简历的准备。
      2.择业意向。问卷调查其中一题是“毕业后你会从事英语相关工作吗?”调查显示,87人选择会,占比84.5%,16人选择不会,占比15.5%,不会的原因主要在于英语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希望毕业后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与此相关联问卷特别设计了“选择英语专业的原因?”63.1%名同学是兴趣,20.4%名同学是随便填的,另外,16.5%名同学选择了调剂或者其他,部分同学由于专业选择不确定导致择业困难。其中,“你最想从事的工作是?(多选题)”58.3%同学选择了事业单位,其次是选择读研、自由职业和公务员分别占比29.1%、29.1%、19.4%。可见,同学们就业主要求稳并且崇尚自由,选项最少的分别是创业和国企。
      二、英语专业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就业观念理想化、不现实。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家中唯一的子女,家庭对子女的倾力投入、学校对学生无微不至地关怀,使得大学生缺乏主体意识和吃苦精神,对社会现实、就业环境缺乏全面认识,期望毕业就能找到工资高、工作时长短、工作压力小的工作,认为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才是择业的最佳目的地,使得小城市人才供求关系失衡。部分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未觉察到就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另有部分同学受传统观念影响,认准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稳定的工作,甚至准备相关岗位考试三年以上,未根据自身能力进行有效定位,进而错失了最佳地的择业机会。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得出,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中考研比例不高、就业岗位不明确、大部分人没有实习经验,就业意向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盲目性;职业期望过于理想化、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缺乏社会实践和工作实习经验;就业意向工作单位主要是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等,灵活就业、多样化就业意识不强。
      2.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的矛盾。随着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外向型企业的增多和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加大,社会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更加不平衡。高校所培养的部分人才无法满足特定行业或领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无法满足社会实际的人力资本需求。
      根据《就业蓝皮书》数据,2010-2013年,英语专业连续四年成为红牌专业,但从2014年开始,英语专业成为非红牌专业,说明在国际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英语专业就业趋势有所好转,学生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有所提高。一是提高学生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二是提高就业满意度,实现稳定就业。
      3.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与学生联系不够紧密。就业指导中心是高校为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而设置的专门机构,但机构主要工作是日常事务和就业政策的宣传、转达,缺乏对学生专门和针对性的指导。由于学生群体缺乏职业规划,直到毕业甚至是毕业之后才发现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错过寻求就业中心提供帮助的机会。在校期间,一方面就业指导中心有大量公司资源,另一方面学生在苦苦寻求合适岗位,两者之间沟通不够顺畅、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公司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学生寻不到适当的岗位,积极开创新创业教育,以“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创业大赛为依托,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三、促进英语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1.培育正确就业观念,全方位提升自己。英语专业大学生应改变就业观念,全方位地认识自己,确立目标定位,要认识到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只要发挥自己特长,都会找到合适岗位,不要有地域歧视;要丰富大学学习生活,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广泛地阅读其他书目,拓宽知识量;在大学积极参加资格考试获取资格证书,为就业提供理论保障;还要提高实践能力,充分利用寒暑假参与社会实习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增加求职成功率;积极参与学校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活动,在课程活动中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逐步确立目标定位,为适应社会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2.加强就业服务工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要根据学生实际求职需要,开设相应课程,如英语专业学生想从事教育、外贸、行政机关等工作,可根据学生需求,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如英语教学、商务英语、考试技能培训课程等,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拓宽就业渠道、增强学生求职竞争力。更新专业培养方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求职自信心。加强校企合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仅15%的同学在校期间进行过实习,28%的同学准备好投递简历参与工作,可见,大部分英语专业同学未做好就业准备,应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公司文化、熟悉相关工作流程,为更好地择业做好准备。打通就业指导中心与学生直接交流的通道,为学生解惑答疑、提供就业信息等服务。规范大学生就业活动、保障毕业生权益。
      3.加强校企合作,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加强校企合作既能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又能为企业创造劳动价值,是一项互惠的举措。用人单位可加入学校英语学科培养方案的制订,根据学生理论课程的学习,安排相应的实践课程。企业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双向选择是否留用。用人单位可制订合适的实习和培训计划,助力学生在实操中运用知识并发现问题,如此有利于节约企业人力资源成本。高校和企业通过协同育人,可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和实习机会,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生通过企业实习,了解工作内容、提高实践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为顺利就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褚靖铭.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8):135-136.
      [2]王倩.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培养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15.
      [3]俞莉莹.高校素质教育管理与创新研究[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