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2020年中考后,我校初中英语教研组组织了一场教研讨论会,对本年度的中考英语卷进行分析。三个年级组分别负责试卷的一部分,从考察目的、试题难度和教学反拨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此次研讨为之后的教学明确了方向,笔者通过此次研讨也有了一定的心得。
南京市中考英语试题特点是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评价有机结合,不仅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还考察了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2020年中考英语试卷题型和命题特点总体来看和以往变化不大,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较广,重点考查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立足基础,凸显学科素养。
修订后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核心素养是指“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求,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实现理解、表达和交流”的基本素养,并从四个维度被概括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每一个维度又包含了三个不同的要素。想要更好地构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那么了解这些要素及其内涵就显得很有必要了。下面是英语核心素养架构图表:
笔者将从这四个维度来总结2020年南京英语中考卷中所体现出的核心素养:
一、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素养的“核”,没有了这个核心,其他三个维度的素养也就失去了赖以养成的途径和载体。中考卷中的单项选择、词汇题和写作可以说是最直接体现考察语言能力的项目了。
中考单项选择的考查目的 “是力求在相对真实的语境中”考查学生对英语十大类词的词法学习、运用以及一定的情景交际能力。2020年中考英语单选题考查面广,几乎涵盖了各大类词(除了感叹词),较好地体现了考查的目的。并且大部分题对于词法的考查都置于“情境之中”,而不是单纯地考查词法、时态和语态,无论题干长短,都给出了真实的情境。例如第三小题的时态考查等。此外,,词汇考查的“形似化”也是一大特点,如第2题和第6题,都是开头相同的单词。不仅考查学生对词义的掌握,还兼顾单词的拼写,增加相似度,提高考查难度。
此次词汇题从命题角度看,虽然考查得很“基础”,但是词汇题注重语境,需要学生抓住主要信息,分析句子结构,联系上下文,作出准确的判断。
2020年中考书面表达是要求学生“从三个暑期夏令营中选择一个参加并给出理由”。这个话题从学生校园生活出发,让学生能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寻找素材,尊重并给足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答题空间较以往话题更为广阔,答题氛围也较为轻松。学生拿到试题后都会觉得有话可说,并能表达出真实的想法,而不同水平的学生也会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语言能力和素养。试题综合地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从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出发,所选择的语言素材也能贴合初中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由此精心设计出试题。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更好地运用语言知识,让他们可以表达真情实感和内心感受,而且整张试卷中指向清晰的任务也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由此可见,语言能力的考察已经不再单一化地拘泥于对语法、词法的考查,与真实情境的结合已是大势所趋。本次试题关注基础,考点覆盖面广,难易适中,试卷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力求在现实生活情境中考查学生的学科知识和能力。
二、文化品格
语言是人们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我们既要重视语言的工具性,也不能忽视语言的人文性,更要加强对语言使用和语言交际文化因素的关注,这样的语言学习才具有生命的张力和可持续发展性,才能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核心素养中的文化品格就体现了这一点,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鼓励学生做一个关注时事,有社会担当的人。
2020年南京英语中考卷中的很多考题对此有所体现,很好地结合了社会热点和流行事物。如单选题中的第2,9,12题都结合现实生活的热点给出了生動的语境,提到了新冠疫情、南京昆虫博物馆和上海的垃圾分类。词汇题里还出现了周杰伦的mojito,这样将语言考查和流行文化元素相结合,体现了一定的时尚性。
而此次的完形填空更鲜明地体现了文化品格这一点,它围绕“How to deal with public speaking fears”的话题展开,介绍了两种克服公共演讲恐惧的方法:1.适当的练习;2.利用观众的正能量。命题贴近生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首字母填空题是一篇有关学生学习方法的说明文,介绍了如何创建单词积累本扩充词汇量、提升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该语篇情境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且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对于一些平时就养成了积累单词习惯的学生来说,该话题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出发,话题情境真实,具有亲切感;而对于平时没有积累单词习惯的学生来说,这篇短文则为他们提供了一条非常宝贵的学习经验,让他们了解了对自己今后乃至终身的英语学习有益的学习方法。
阅读理解C篇的主题为“人与自我”,选取的是一篇解决青少年问题的报纸专栏文章。本文除考察文字理解外,还启发学生去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学生从反思自身行为开始,一步步解决成长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体味人文情怀,由此也将学科育人的价值彰显出来。而注重引领学生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正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多维目标。
三、思维品质
教育部2003年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提道:在教学设计中应当“使学生通过获取与梳理、 概括和整合、实践与内化、分析与评价、迁移与创新等一系列学习交流活动, 解读、阐释和评判语篇意义, 有效表达个人观点、情感态度, 发展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升英语学习能力”(教育部,2003)。由此可见,思维品质的培养和英语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是密不可分的。这份中考卷中的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等题型便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
相关推荐
[白静华] 多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初探
[王晖] 浅谈如何实施人性化管理提升团队核心竞争力
[杨少坤] 浅谈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刘建望]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
[乔春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职业生涯发展融合研究
[孙立雄 孙冬雪] 共青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的方式
[喻永均]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调查研究
[周维山] 关于提高学员数学素养的几点意见
[李海 邵莎莎 张] 中小型图书馆以地方文献打造核心服务探讨
[吴文林] 论基层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阮俊丽] 浅析高中英语教师专业素养的现状
[胡小芸] 政工干部信息素养的培育
[蓝日英] 基于运用乡土地理资源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探索
[白锦红]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康雪丽] 以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