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校园英语杂志社 字数:7748 点击:

  【摘要】“看易写”原则对于应用文体翻译教学有重大指导意义,而外宣文本是应用文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看易写”原则对可以直接应用于外宣翻译教学。
  【关键词】“看易写”;外宣翻译教学;中外交流
  【作者简介】王闻(1983-),男,湖北宜昌人,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2021年三峡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外宣翻译实务》(项目编号:WGYKC202103)。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的今天,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展示自身实力的重要窗口。对外宣传报道是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而外宣翻译则是宣传报道的技术支持。外宣翻译的智力源泉来自翻译人才,因此如何培养一流的外宣翻译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外宣翻译的研究主要围绕国外的译学理论展开,如目的论、多元系统论、生态翻译学、交际理论、互文性理论、叙事学、传播学等。这些研究阐释了不同理论框架下外宣翻译的特点和规律,推动了外宣翻译的发展。但研究者大多是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对比原文和译文,描述性地解释说明译文。很少有研究从学理层面总结出一个普适性原则,用以指导外宣翻译应如何操作才能实现中外有效沟通。本文从“看易写”原则立论,研究外宣翻译(中译英)问题,从方法论和实践论角度探讨外宣翻译教学研究中的操作问题,以期开拓外宣翻译研究视野,促进外宣翻译研究的学科发展,培养优秀的外宣翻译人才。
  一、外宣翻译与翻译教学
  外宣翻译,,顾名思义,即是将中文文本译为外语,以此展示中国的翻译行为。外宣翻译应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外宣翻译,应包括一切中文文本的外译,具体内容可为政治、经济、文化,无所不包。狭义的外宣翻译,可以理解为用对中国党政方针和经济发展动态相关文本的外译。张建认为,“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以汉语为信息源,以英语等外国语为信息载体,以各种媒体为渠道,以外国民众( 包括境内的各类外籍人士)为主要传播对象的交际活动。”也就是说,外宣翻译的目的是通过外语翻译中文文本,从而让外国友人了解中国。其中,传播信息,实现中外交流是核心内容。黄友义指出,“中国文化能否走出去,能走多远,走出多少,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翻译工作的质量,中国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事业的发展呼唤翻译事业的勃兴。”由此可见,外宣翻译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中国国情和文化能否传递出去,对于中国大国形象的构建有重大影响。而外宣翻译教学作为外宣翻译研究的直接阵地,更应积极应用外宣翻译研究的最新成果,希冀提高外宣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看易写”原则刍议
  “看易写”原则由林克难教授在2003年第一次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上提出。初次提出使用“看译写”,后改为“看易写”。其中,“译”改为“易”,说明“易”并非普通意义上的翻译,而是“改动原文后的翻译”。 “看易写”三字诀是一个严密的有机整体,“看”是译前准备,包含两层意思。其一,要求译者在翻译实践之前有大量的英文输入。通过阅读原汁原味的真实英文材料(authentic materials)锤炼自己的语言感知,使译者的英文表达获得“拉平效应”(leveling effect)。其二,译者在处理不同话题文本时要阅读足够的“平行文本”(parallel text),为翻译实践积累语料库。“易”为“变易”,译者在翻译时“参照同样情景下,英语同类材料的写作格式、专门用语以及表达方式,把想表达的内容恰当地表达出来。”可见,译者到了“易”这一步仍然处于译前准备阶段,尚未迈入译文表达层次。譯者现在具备一种理念,知道在大量“看”的基础上要改动英文的表达方式,在目的语规范表达理念指导下去遣词造句。侧重于译文格式体例,英文的行文特点,具体词汇的选择等方面。“看”和“易”是一个连续体上前后相续的两个点,“看”是“易”的必由之路,“易”是“看”的必然结果。两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而译者在“写”这一步即进入了译文表达的层次,也就是“翻译发起人将需要翻译的主要内容告诉译者,然后,放手地让译者根据掌握的相关文体的格式自己去写。”译者在由此进入深度翻译,充分调动“看”来的语料体系,以“易”为方法支撑,合理调度句式,准确选择词汇,规范行文逻辑和语法,随心所欲不逾矩,从而“写”出漂亮的译文。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看、易、写”原则在应用翻译领域有很强的解释力和指导性,“看”是本体论,“易”是认识论,“写”是方法(实践)论。三者有机结合,上下贯通,是译者翻译实用文本行之有效的指导原则。
  三、“看易写”原则指导下的外宣翻译教学
  1. “看”与“易”在外宣翻译教学中的运用。如前文所述,“看”与“易”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都属于译前准备,只是“看”重在知识储备,而“易”重在理念启示。学生再课堂完成翻译任务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调动平日阅读而来的素材,积极在平行文本中求证,然后思考如何根据英文行文特点遣词造句。请看一例:
  “4月22日,在宜昌市长江岸边的珍稀鱼类放流点,10000尾大大小小的子二代中华鲟回归长江怀抱。”
  这句话是一张图片下方的注解性文字,学生需仔细考量图片注解的英译特点和规范。这段文字涉及具体时间,译文需要顾及时态。另外,句中还有个专有概念“子二代中华鲟”,也是英译的难点。学生稍不注意就容易按照字面表达处理为“On April 22, 10,000 artificially bred Chinese sturgeons were released into the Yangtze River in Yichang.”但是,如果学生在译前表达阶段阅读了大量英文报道就会明白,图片下方的注解性文字若涉及时间,一般都放在文字结尾,无需介词,而时态一般选用现在时。该译文虽然忠实地传达出原文信息,单独拿出来看时态也完全正确,但这样的译文并不符合英文的行文特点和写作规范。因此,将“April 22”直接调到句尾,时态改为一般现在时就符合英文的表达规范了,目标语读者接受起来也会更加顺畅。此外,专有概念若直接译出,虽然也能传达原文的信息,但毕竟是生疏的概念,目标语读者难免会产生信息不对称之感,阻碍交流。通过大量的“看”,译者可知类似这样的专有概念按照英文的通行原则都应做“升权表达”,即增加信息权重,解释说明专有概念,使意义完备,方便读者理解。这样,学生就实现了先“看”再“易”的过程。调整之后,原文可以译为,“10,000 artificially bred Chinese sturgeons, known as ‘living fossils,'are released into the Yangtze River in Yichang, April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