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ji@xiaoyuanyingyu.com
摘 要:本文以《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为主要理论框架,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记录并分析了笔者所任教高中高二年级学生在为期一学期的持续默读活动中阅读素养的发展状况,并据此对后续教学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中英语;持续默读;阅读素养
作者简介:朱鹏祖,董卓亚,甘肃省兰州市第九中学。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而阅读在学生语言能力提升、文化意识培养,思维品质发展和学习能力增强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依据《中国中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发展目标理论框架》,指出笔者所任教高中高二年级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现状,,并对为期一学期的持续默读活动中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对后续的阅读教学提出建议。
一、持续默读研究综述
持续默读是指每天在固定的10至15分钟时间师生共同安静阅读自主选择的读物。从理论上来说,持续默读可以在任何年级开展。持续默读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提升都有积极的影响。国内外关于持续默读的研究很多。Trelease在The Read-Aloud Handbook中提到了持续默读的多种形式:DEAR(Drop Everything and Read)、DIRT(Daily Individual Reading Time)、SQUIRT(Sustained Quiet Uninterrupted Reading Time)、FVR(Free Voluntary Reading)。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提出了以“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为核心的二语习得理论,他在《阅读的力量》一书中指出: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有助于学习者提高语言水平。
《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指出,中国中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框架,包括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两大要素。“阅读能力由解码能力、语言知识、阅读理解和文化意识四个方面构成。阅读品格包括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两者相辅相成,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为前者提供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国内针对持续默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从理论层面进一步明确持续默读实施的基本原则、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另一个方向是结合实例进行持续默读对于阅读能力、阅读习惯、情感态度的积极影响的实证研究。如罗少茜、张玉美结合北京某小学三年级和某高中二年级进行持續默读的两个实例,进一步说明持续默读对学生英语学习能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李兴勇和邱宏分别证实持续默读对高中生阅读能力、阅读情感态度以及阅读习惯的培养都有显著的提升作用。黄远振还指出,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应用持续默读的方法,以解决阅读碎片化、浅层化的问题。
但是,在《中国中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发展目标理论框架》之前,有关持续默读的研究中对于阅读素养的界定并不清晰,少有研究能够定位并追踪在持续默读的过程中学生阅读素养各项指标的具体发展状况,也没有明确学生阅读素养的动态发展有何特征,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在这项活动中阅读素养各要素的发展有无差异,目前也没有明确的研究结果。
二、持续默读的实施过程
本研究以《中国中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发展目标理论框架》为主要理论框架,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以笔者所任教高中高二年级两个理科班共8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每天在常规英语课堂上开展时长7分钟的师生共同安静阅读自主选择读物的持续默读活动。在为期18周的活动过程中,通过调查、访谈等方法,描述学生阅读素养在开展持续默读前的起点水平,追踪活动过程中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变化,并分析活动结束时学生阅读素养发展水平,以期对后续的阅读教学提供一点启发。
(一)学生阅读素养的起点状况
参加本研究的学生整体上英语基础薄弱,英语能力不强,个体间能力差异较大。开展持续默读之前,经过访谈、调查发现,学生阅读素养各项能力发展状况如下:
1.解码能力方面。文本概念方面,学生具备基本的方向概念、字母概念、标点概念。书本的概念也基本具备,或者可以从母语的阅读经验中进行迁移。但是英文书籍中的一些构成要素,如acknowledgement、dedication、preface等的功能和意义学生还不太熟悉,不能熟练地从非文本信息中提取所需要的内容。学生的音素意识和拼读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能够自动识别常见的单词,并也学习了构词法的基本知识,能够利用构词法的相关知识理解词汇含义,一部分学习程度稍好的学生能够利用拼读规则尝试拼读不熟悉的词汇。阅读流畅度方面,大部分学生可以准确识别常见词汇,但阅读速度较慢,平均阅读速度在每分钟50词左右,一部分学生可以以常见短语为单位进行意群阅读,但能力较弱的学生只能一词一顿。学生虽然已经学习过复合句的相关知识,但是大多数学生还不能自主准确地切分长难句,在阅读过程中常常需要不断反复才能理解文本,这也是导致学生阅读速度较慢的主要原因。
2.语言知识方面。学生的词汇知识大多源于教科书,大多数学生表示文本中的生词是最大的阅读障碍,不能自如猜测生词含义。语法知识方面,学生能够关注到语法现象的准确性,但是在语法现象使用的得体性、可接受性以及自然性等方面的感知能力还非常欠缺。语篇知识方面,学生最能注意到的是文本与图片之间关系,而很少能主动关注到标题与文本、文本段落之间的衔接等语篇知识。
3.阅读理解方面。阅读理解是阅读素养的核心。学生能够从文本中提取出有效信息,但是从非连续性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较弱。学生能够运用一些基本的阅读策略,如预测、略读和寻读等,但更高级的阅读策略,如概括、分类、归纳、比较等使用较少。整体来看,学生的多元思维发展相对滞后。学生能够概括作者观点,作出简单的评价,但是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鉴赏的能力较弱,文本间的多元思维非常少见。
202206132312
相关推荐
[卢洪娟] 论如何通过精心设计地理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赵阳] 通过对外贸易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分析
[王海琴] 谈如何通过加强试验检测与控制材料质量来提高工程质量
[刘祥龙] 国债政策可持续性分析
[蔚彦亮] 如何通过运输规模经济来提高运输经济效率
[戴西娜] 通过降低测试时间提高天津MST测试机台的产能
[骆丹] 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2.0发挥其音乐审美功
[邱文忠] 初中班主任如何通过德育教育创建积极向上的班风
[校园英语杂志社] 通过比较阅读提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探究
[校园英语杂志社] 通过混合式教学提升医学生公共英语学习投入度的对策研
[校园英语杂志社] 师范认证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师教学可持续发展建设研究
[校园英语杂志社] 关于通过以读促写来提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实践研究
[校园英语杂志社] 通过阅读课提升思维品质素养
[校园英语杂志社] PDCA循环模式在实践教学 持续改进机制方面的路径研究
[校园英语杂志社] 通过课堂活动提高英语课堂效率的策略